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靓女截殉录 > 第七章 薇欲促麻姑献寿 第263节 忠臣孝子人敬佩角立杰出女被黜

第七章 薇欲促麻姑献寿 第263节 忠臣孝子人敬佩角立杰出女被黜(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是的!”成语释义:指卓然特立,超过一般,出处《后汉书?徐穉传》。不用说别的,考进士,许男不许女,女就被黜(取消)母亲笑说。

“女人强于男人,古代有实例,例:汉代班婕妤……”母亲听着来了精神,说起婕妤:婕妤是宫中嫔妃职称,汉武帝设立,为皇后以下最高位。本名班恬,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乃是楚令尹子文的后人。其父班况生仨儿。女儿班恬,为汉成帝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有传记。班婕妤轶事典故:团扇出现在西汉,是当时妃嫔仕女饰品。班婕妤由于赵飞燕姐妹迫害,为自保请求居住深宫,作《团扇歌》。之后历代,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势象征。而团扇与凄楚人生境况的关联,源于汉代班婕妤。班婕妤移居长信宫后,悄然隐退在深宫之中。每天长信宫门打开,她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打扫,生活刻板而单调。她感到自己仿佛秋天被弃的扇子,孤独寂寞。便诗赋以自伤悼,借以度过光阴,常常触景伤情。她在《团扇歌》(亦名《怨歌行》)中自比秋扇,感叹道:“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用洁白细绢剪裁团扇,天热时与主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典故。

“是的!汉代被黜才女,可见一斑”听母亲说完,父亲笑着说。

“男尊女卑渊源?”孙贵妃笑问。

“男尊女卑应是从母系社会,转变到父系社会的产物。在母系社会中,妇女从事采集,比男子从事狩猎,有较稳定和可靠的生活来源。因此,妇女作为劳动者更重要且地位也相对地高。随社会生产力发展,男子社会地位渐渐提高,婚姻由对偶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权制随家庭出现而产生,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男尊女卑应该从父系社会开始(夏朝以前开始形成),随着氏族社会解体转向奴隶社会进而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意识得到了强化。”父亲想着说。

“你父亲说得对,子路是孝顺儿。在家庭中,女人敬孝,也很主要。男人在外做事,女人主持家务,更能便于尽孝。”母亲看眼父亲笑地说。

“母亲说的是!”孙贵妃肯定地说。

“是的!”父亲看眼母亲附和。

“我看书看的,知道一个《劝姑孝祖》的故事。我在家里,没有说过,你父亲不知道……”母亲说着就说起此故事:洪武时期,浙江绍兴山阴,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娶一位年仅12岁的童养媳,名叫刘兰姐。她很明事理,对家人十分地恭敬、友好。婆母王氏动不动,就冒犯长辈,常骂祖母“老不死”,

将其视为甩不掉的“包袱”,婆母言辞十分粗野。刘兰姐一天深夜,来到王氏的闺房长跪不起。王氏大吃一惊,问其缘故。刘兰姐答:“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后媳妇将视为榜样待您到老,也把您视为‘包袱’。您那时会多么伤心啊!太婆母长命百岁,是我家的大幸,恳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听后恍然大悟.边流泪边叹气地说:“良言使我,收益不浅啊!”王氏于是痛改前非,对待祖母温柔、恭顺了。而刘兰姐对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

“你父亲说得对!”母亲说。

“女人早晚会打破常规,进入官府做事。”孙贵妃一想笑地说,父母附和。

二六女儿明大义,看姑骂祖逆亲意;入房跪劝悔前非,示范儿孙行孝字。

“父亲!我母亲说的多好,带诗句!”孙贵妃笑说。

“角立杰出,女被黜!”父亲惋惜地说。

“何意?”母亲笑问。

“你母亲已有的文化、能力,在官府做事,比男人不会差。中国乃至世界,男尊女卑,埋没好多,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才女!”父亲郑重地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