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185章 辽东总有事(上)

第185章 辽东总有事(上)(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努尔哈赤的六位祖父在克彻巴额的侵略下,损失惨重,于是大家聚在一起想办法。有人说:“我们大家都是同祖所生,但因人口繁衍,现在我们分为十二处居住,这种分散的状态,至使我们每一处的力量很薄弱,无力对付敌人的侵略。我们应该把全族的人集中到一个大城寨中去,这样我们才能有力量防御敌人的进攻。”

董鄂部可是个有着高贵血统的部族,他们的祖先是谁?说出来一定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董鄂部族源竟是北宋宗室赵氏的后裔。

他们在金朝时被掳至北境,以“久处变为土著,成了女真人”。正统五年,随建州左卫西迁而到达明廷为之规定的范围之内,在冬古河上定居,遂以地为姓,称栋鄂氏。随着人口繁衍而自成一部,称董鄂部。

具体来说,董鄂部位于苏克素护河东南,即后世浑江流域下游沿婆猪江西侧各支流居住,其南为瑷阳和宽甸六堡,主城在后世辽宁丹东的桓仁。

董鄂部本也属于建州女真,是建州左卫的一个部,后来成为建州五部中的强部。努尔哈赤既然以建州领袖自居,自然不会放过董鄂部,事实上在他继承父祖之业的第二年,他就已经征讨过董鄂部一次了,那时他首先将锋芒指向了该部的齐吉答城,但由于没拿下,于是转道去打该部另一座城,叫做翁郭落城。

问题在于,努尔哈赤虽然顶着建州左卫指挥使的名头,你也不能无缘无故打自己的“部属”对不对?所以这其中还有个战争导火索。

从这场仗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精兵作用明显。努尔哈赤本来带了五百人出战,一旦情况艰难,他就干脆选择只带精兵,可见他对当时所部中披甲的八十精锐很是自信。而从战果来看,他的自信还真是有底气的。

其二是“联军”这玩意很不靠谱,八百打八十都能一败涂地,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要是让高务实评价,你们既然不是精兵,那就老老实实仗着兵力优势据城死守好了,打这种呆仗虽然缺乏主动性,可努尔哈赤的损失比如会更大。

考虑到当时努尔哈赤的本钱其实也就只有那八十精兵,没准损失一大他就干脆先撤兵回去了呢?可见这尼堪外兰真是将熊熊一窝,连手下人的水平也全是青铜。

不过说来也是,后世所谓的“女真统一战争”中,努尔哈赤与叶赫最著名的那场仗,也是其以自身之力击败来犯的叶赫“九部联军”——看来女真人不能搞联军,最起码在没有一个明确核心的情况下不能搞联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

不过这次战胜之后努尔哈赤来不及“斩草除根”,又回头去追尼堪外兰去了。因此到了次年七月腾出手来,努尔哈赤才再次率兵攻托漠河城,然而又很不巧,适值雷雨大作,努尔哈赤觉得天意不让他此刻得胜,遂罢兵。

这次征服的导火索是一个女人。

努尔哈赤的第六祖章甲城主宝实的次子阿哈纳,欲聘萨克达部长巴斯翰的妹妹为妻。没想到巴斯翰嫌阿哈纳家贫,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过了不久,巴斯翰把他的妹妹嫁给了栋鄂部长克彻巴颜的儿子额勒吉。

有一天,额勒吉外出,途经阿布达里岗后世辽宁省新宾与桓仁两县交界处,被一伙贼人所杀。在厮杀中,凶手们彼此呼唤,有一个曾喊过阿纳哈的名字,被额勒吉的一个随从记在心里。

这个随从逃回栋鄂部以后,告诉额勒吉的父亲栋鄂部长克彻巴颜说:杀死额勒吉的人是阿哈纳,他一定是因为没有娶到巴斯翰的妹妹而与额勒吉结怨。

其实这是一场误会,杀死额勒吉的并不是此阿哈纳,只是非常凑巧,凶手中有一个人也叫阿哈纳。但正是这个误会,使栋鄂部长与努尔哈赤的六位祖父史称宁古塔贝勒间结下了深仇大恨,并不断引兵对宁古塔贝勒的领地进行抢掠。

没多久尼堪外兰玩完了,努尔哈赤于是亲自率兵前往招抚,不攻而取其城。

此时的哲陈部已经奄奄一息,只剩最后一座山寨。努尔哈赤本来打算攻取,碰巧图们出兵叶赫,邀请努尔哈赤瓜分,所以耽误了下来。

辽北之战结束之后,因为高务实的约束和大明的威势压迫,努尔哈赤只好灰溜溜地从哈达撤兵。本来他是打算直接回建州,走到一半,越想越气,忽然发现哲陈部残部的山寨就在不远处。于是满肚子虚火没地方发的努尔哈赤率兵再次进攻哲陈余部,克山寨,执斩其主阿尔泰。

哲陈部就这么完蛋了。不过,并不是哲陈部的完蛋让李成梁动了心思,哲陈部其实只是个开胃菜,主菜是努尔哈赤在灭完哲陈部之后回到赫图阿拉才打起主意来的。

这一次,努尔哈赤盯上了董鄂部,才让李成梁心中一动,甚至是心中一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