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68章 意外的困境

第268章 意外的困境(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高务实小规模开发这座碱矿的时候,还利用了成逊在河南南部的官声民望,使其更加顺利的拿到碱矿所属地区的地皮——毕竟开矿可以带动就业、创利增收,这种好处是不分古今中外都一样共通的。

当然前提是京华这种资本式的真开矿,而不是原历史上万历搞的那种太监监督、皇室开矿(即便矿税大头其实是商税,但挖矿还是真有的),挖矿是添头,压榨甚至勒索当地富户才是主要“盈利”。

总而言之,成逊就是在实学派一步步的“投资”下创造“实政”而被提拔起来的。当然,这不是说他本人可有可无,一地主官如果没有能力配合,就算高务实愿意投资,他也可能干砸嘛——后世都有不少这种官员,何况十六世纪的中国?所以,没干砸就说明他是有能力的。

不管怎么说,他的身份背景现在已经是很明确的了:张四维的门生、实学派的干将、高务实亲自扶上马的顺天巡抚。

这样一看,光从文官体系的角度而言,蓟辽现在的情况就是挂衔最高的蓟辽总督是心学派的人,蓟镇、辽东两地的巡抚则都是实学派的人,且都是实学派中高务实一系的。

成逊,字惟谦,长垣县人。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初授南阳知县。因有实政,擢升吏部主事,历官山东参议,永平兵备副使,进山西按察使。万历十九年九月己丑,授巡抚顺天至今。

其在家乡,有礼让乡亲,事继母极孝之美名,又教两个弟弟勤学上进,乡中士人争相效仿。其中一弟成道,已中万历己卯(1579年)举人。

长垣县在后世属于河南,不过在明朝却属于北直隶大名府,因此不算高拱、高务实的乡党,但成逊是隆庆五年进士,那一年的主考官是张四维。成逊拜了张四维为座师,故成为实学派一员。

既然成了实学派的一员,前首辅张四维的门生,那自然只要自己不出事,前途基本就是看好的。

看他的任职履历也可以看得出来,他虽然刚刚为官的时候起步标准并不高,没能留在京师而是外放知县,但也算是实权官,并不是很差,况且他任知县的地方是南阳县,这就更有讲究了。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蓟、辽方面发生战争,蓟辽总督李松应该拥有最高指挥权(中枢没有直接干预的话),但具体到蓟镇和辽东两镇,作为“抚军”的两位实学派巡抚偏偏也能给军队下令——那就看总兵听谁的了。

蓟镇总兵是曹簠,他是高务实从牢里救出来的,后来跟着高务实重回巅峰不说,甚至还得偿所愿做到了总兵官,所以他肯定是听成逊的——也就是听高务实的。

不过他这边有个麻烦,那就是驻地问题。蓟辽总督有两个驻地,一是密云,二是遵化;顺天巡抚的驻地比较稳定,驻在蓟镇;而他这位蓟镇总兵现在反而不驻在蓟镇,也是驻在遵化的。

这里要简单说明一下,原先蓟镇总兵既可以驻在蓟镇,也可以驻在遵化,主要看总兵本人觉得哪里比较危险和薄弱,他就去驻在哪。相对来说遵化更接近边关,以前经常被蒙古人“光顾”,所以驻遵化的总兵比较多——戚继光是个例外,他大多数时候在蓟镇,而蒙古人试过几次之后发现这可能是个圈套,就不爱去他的防区玩了。

后来在高务实的指挥下,戚继光拿下了大宁,大明开始重修大宁城并坚持驻守,此时遵化由于是离大宁最近的边关要地,因此战略地位就更加要紧,蓟镇总兵官遂开始常驻遵化。

南阳县是南阳府的治所,其地属于河南。河南啊!这一世的隆、万时代,河南代表着着实学派的“本省”,以实学派出身而初任就被外放河南,那可是实学大佬们亲信弟子才有的待遇。

而南阳(府)在汉朝时期就是发达地区,后来随着长江流域的逐渐开发,虽然相比汉时差了一些,但其在河南而言依旧是好地方。作为南阳府治所的南阳县,更是整个南阳府最为发达的地区,在这里干一任知县,显然是最容易“出成绩”的,所以成逊“因有实政,擢升吏部主事”。

成逊在南阳县最大的实政是什么?是在其任内给南阳县引进了京华水泥厂的投资,兴建了京华水泥厂南阳分厂。

南阳那个地方,制造水泥的黏土、大理岩、水泥灰岩等矿产都比较充足,因此高务实让京华水泥厂的第四个分厂设立了过去,与成逊形成了一次双赢格局。

顺便提一句,前文在说玻璃制造时写到的亚洲最大天然碱矿桐柏县吴城碱矿,也属于南阳府辖区,其矿区离府治南阳县仅两百里距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