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69章 战争序曲(十四)

第269章 战争序曲(十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样一来,此类船东就需要一种在多海况情况下都能较好兼顾的船只,于是便可能更倾向于钦州船。

什么叫内部竞争?这就是高务实提倡的内部竞争,它是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竞争,是为了打造出不同特色产品的一种竞争。

但是京华商社在大宁城的这种内部竞争相对来说就差了点,因为京华商社本质上是一家贸易公司,其本身不负责生产,手头的商品都是京华的各个实业实体生产的。这样一来,三个事业部的进货渠道差不多,在大宁城的竞争只能靠什么?靠想方设法降低成本。

可是京华产品在京华体系内部的出货价是固定的。比如说京华香皂厂京师总厂出厂的香皂,你京华商社京畿事业部来进货是这个价格,他土默特事业部来进货也是这个价格,辽东事业部来进货当然还是这个价格。于是三个事业部想在大宁抢到更多的份额,成本方面就只好另想办法。

进货价一样,成本还能怎么优化?当然是控制运输成本。如果有水运,当时最佳的运输成本控制法宝。可是去大宁城的水运条件相当差,虽说有一条老哈河,但这条河枯水期的径流量堪忧,而且本身也不算什么大江大河,很难稳定利用,于是没法子,大家只好在马队上下功夫。

不过转机很快来了,乘着滇缅战争的东风,京华如烈火燎原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几乎整个中南半岛,而暹罗被选为将来的南疆核心区,定南城开始了大规模、高投入的建设。

建设当然不是只修个城池、修个王宫之类就完事了,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显然没有前途,多半只能成为一个空中楼阁,因此在包括黄芷汀、高孟男乃至刘馨等人在内的大量京华内部高层人士建议下,高务实也开始调动资源,夯实定南的产业规模。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产业转移就是把金港造船厂打包搬迁去定南,只留下最基本的修船业务,同时加大对京华定南造船厂的投入,定南造船厂遂成为京华造船厂的第三个分厂。

莱州、钦州、定南三大造船厂的分布拉开了万里之遥,是不是就没有内部竞争了呢?当然不是。虽然三大造船厂的内河船只建造的确按照地域划分了“任务区”,如莱州造船厂负责整个大明北方省份的内河船只建造、钦州造船厂负责整个大明南方省份的内河船只建造、定南造船厂负责整个南疆地区的内河船只建造,但这一划分只规定了内河船只,是不包括海船的。

海船的建造标准远高于内河船只,使用年限也更长(虽然因为使用环境的原因经常需要大修小补),所以在一个看似比较远的地方买船其实并无太大影响,这就可以互相竞争了。

马队上怎么下功夫?无非两点:扩大规模,降低养马(不止是马,运输牲畜都算)成本。但是这一来,扩大规模方面以土默特事业部优势最大;降低养马成本方面则以辽东事业部优势最大,于是最后居然也还真搞出了一个神奇的错位竞争。

且慢,那京畿事业部怎么办?没关系,他们靠近京华产业密集的北直隶地区,虽说拿货价一样,但主要产品可以集中运输,因为运输距离短,也形成了独特优势。

原本技术力量最强和基础设施最齐备的莱州造船厂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但后来钦州方面靠着广西优质且廉价的木料逐渐追赶,夺走了不少市场。

紧接着是定南造船厂的异军突起,该厂的特点是不仅也有物美价廉的好木料,而且因为本身最靠近南洋,所以还对京华的一些船只具体部位进行了设计制造上的微调,使其更加适应南洋海况。

这一来,莱州和钦州两大造船厂都感受到了压力,于是莱州方面连忙调整思路,开始搞出针对黄海、东海、日本海况进行微调的产品,也就是把主要业务目标放在了“北洋系”。

钦州造船厂一看不妙,好家伙,你们一个针对北洋,一个针对南洋,我钦州难道去喝西北风?那肯定不行啊,我也得有我的特色才行,要不然吃啥?

于是钦州造船厂开始冥思苦想,最终找到了一条路子:我主打全海况适航性!换句话说,我的最终产品虽然在北洋不如莱州船,在南洋也不如定南船,但它们在北洋胜过定南船,在南洋胜过莱州船,最适合那种做一条龙贸易的——比如多段贸易:从北方上货,在苏松、广州、吕宋、马六甲一线都停靠进行贸易,然后在当地补货,一路又卖回去的这种船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