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77章 战后波澜(九)大宁都司?

第277章 战后波澜(九)大宁都司?(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东胜左右卫也分别迁到了今河北的卢龙和遵化。这样一来,开平卫和兴和所成了孤悬的据点。永乐二十年,兴和所被蒙古阿鲁台袭陷,迁治宣府。宣德五年,开平卫也移治独石堡(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

至此,在今北京、河北、山西境内的明朝北界已经退到了以后的长城一线。

另一侧,河套地区本来是明朝的辖地,但在东胜卫后撤后失去了支援,而蒙古却不断入侵,到天顺后就完全成了蒙古的势力范围。

嘉靖时曾一度准备收复河套,但没有成功。所以在今陕西、宁夏和甘肃境内的明朝疆域也是以长城一线为北界了。

当然,以长城为界倒也并不是绝对的,与辽东边墙一样,山海关以西的长城(明代也称为边墙)也不一定完全按照当时的疆域范围建筑。而且由于鞑靼、瓦剌以游牧为主,实力也有盛有衰,有时逼近长城,有时又退却很远,所以明朝的实际控制区常常越出长城,在长城以北还存在一些双方势力交错或者都不加控制的地区。

朱翊钧心中一动,忽然看了吴兑和梁梦龙一眼,微笑道:“二位爱卿一位主管户部,一位主管兵部。这户部掌钱粮户籍,兵部掌武备驻军,与此事最相关联,朕想先听听二位爱卿的意思。”

吴兑看了梁梦龙一眼,道:“北疆不比别处,还是当以军务优先,鸣泉兄先请吧。”

既然是自己人,梁梦龙就随口谦逊了一句,也不多客套,朝朱翊钧道:“以臣愚见,恢复大宁都司实属当务之急。”

朱翊钧轻轻颔首,梁梦龙这话在理,而且与高务实战前的分析结论一致,大宁都司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

这事说起来当真是令人叹息。大明建国之初,在北方为了打击和消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明军不止一次发动进攻,如永乐十二年成祖亲自率步骑五十万击瓦剌马哈木,追至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永乐二十二年成祖又亲征,至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东北的达兰纳穆尔河而还。

如果继续往西北方向看,洪武初年时,大明曾取得了元朝在西北的全部疆域,即亦集乃路(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沙州路(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肃州路(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和甘州路(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占有今甘肃和内蒙古的西部。但没过多久就放弃了西部,撤到了嘉峪关。

当时在关外还设有七个羁縻卫所,自成化以后,其西的土鲁番势力日益强大,吞并了这些羁縻卫所,大明朝的疆域就限于嘉峪关以东长城以内了。

如果要和唐朝相比的话,大明在西南的经营要比唐朝给力,但在北方以及西北则明显不如,东北也就是辽东方面,大明勉强算是稍胜一筹。不过虽然东北、西南占优,但由于中国自古危险多出在北方,所以明朝的边疆军事压力整体上而言是大于唐朝的。

然而由于明军长途进军,离后方很远,对手又是游牧民族,流动性很大,所以既难以久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虽然大明无法占领每次军事行动到达的地方,但因实力强大,洪武时的北界还是推进了很多,先后设置了大宁卫(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开平卫(驻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东胜卫(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和兴和所(驻今河北张北县)等军事驻屯机构。

洪武二十年设大宁都司,次年改称北平行都司,治所在大宁卫,辖境北至今西辽河、西拉木伦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查干诺尔一线。其西的明朝北界则在阴山山脉和贺兰山一线。

在西拉木伦河以北是兀良哈部族,明朝在那里设了三个羁縻卫,称为兀良哈三卫。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举兵推翻建文帝夺取皇位时,曾联络兀良哈三卫支援,到朱棣登位后,就将北平行都司改名大宁都司,移治保定府(今河北保定市),原来的辖地都作为报酬让给了兀良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