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十)薅羊毛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十)薅羊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说明哪怕财大气粗如高务实,军舰也没法撒豆成兵般的来,只能作为舰队核心用于决战,平时主要还是得靠武装运输舰这种万金油。

作为一个非常实际的人,朱翊钧做事的态度当然也比较务实。他认为大明水师不用搞京华那种巨舰,即便要搞也顶多搞一两艘当做旗舰就行了,主要的提升手段还是大造类似于武装运输舰这样的船,用高务实的话来说就是要“具备极高的性价比”。

至于为什么是在烟台嘛……京华造船厂北厂就在这儿,他紧急需要大批战船,除了京华还有谁能提供?所谓造船,其实就是直接在烟台等货(不过京华只承接了大福船,小一些的船只是从全国各地造船厂订购驶来)。

也正是因为在烟台打造大福船,这次出动的平倭舰队才没有按照原先那极其拉胯的武备布置,每艘船上的火炮实力都大大提高。虽然福船的形制其实多多少少有点浪费吨位的嫌疑,但毕竟已经进步很大了。

然而这对朱翊钧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他在高务实的辅佐下,这二十多年来让大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本以为“一直很强”的水师居然如此不堪,那岂能忍得?

在朱翊钧看来,大明就算现在因为有京华、有海贸同盟存在,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海防安全威胁,但那也不代表大明水师就能如过去二十多年一样完全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朱翊钧眼中的京华两洋舰队,亦或者海贸同盟舰队,就好比明军中的将领家丁,大家都知道他们其实是主力,但主力归主力,这些家丁在整个大明军事体系中的员额占比总还是有限的,理论上朱元璋留下的百万卫所兵才是基础。

没错,全国上下在大明水师服役的福船,总共只有四十九艘!

震惊异常的朱翊钧立刻要求兵部把近二十来年的水师战船黄册拿来查看,这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

从隆庆四年到万历二十四年,虽然大明的战船总数增多了——由七百二十三艘增长到了一千两百五十二艘,但是作为大型战船的福船数量却大幅减少:隆庆四年时大明还有八十三艘大福船,到了这一年居然差点对半砍。

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在隆庆年间刚平息了倭乱,大明还保有许多对抗倭寇时留下的大船。而到了万历年间,由于隆庆开关后京华两洋舰队迅速成长,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几乎扫平了东、南两洋海盗,海上长期风平浪静,所以水师的任务更多的就只剩下维持治安、缉查走私,而非作战,由此导致了水师的退化。

再进一步,朱翊钧发现大明水师的退化还不止是福船数量减少,尚且保留的福船也战斗力大减。

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没有百万卫所兵存在,全靠将领们的家丁拱卫,那皇帝凭什么指挥他们啊?所以,朱翊钧意识到大明水师必须重振。

然而重振大明水师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这事儿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要有银子!高务实的两洋舰队有多花钱朱翊钧虽然没有准确的情报,但大致上的了解他还是有的——京华造船厂有公开售价嘛!

然而正是这个公开售价让朱翊钧这位九五之尊看了都直呲牙花子:武装运输舰单艘造价五万五千两白银,二级巡洋舰单艘造价十二万两白银,一级巡洋舰单艘造价十六万两白银,三级战列舰单艘造价二十四万两白银,二级战列舰单艘造价三十五万两白银!

在朱翊钧看来,武装运输舰的价格就已经很夸张了,后面那些纯战舰的价格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你看那二级战列舰,一艘船的价格居然就够两万大军打一场为期两、三个月左右的大战了![注:攻坚战大炮洗地不算。]

这哪玩得起?高务实玩得起是因为他两洋舰队的主业其实是海贸,打海战属于搂草打兔子,顺便而已。不信你看两洋舰队中纯军舰的占比嘛,几乎每次大型海战的时候都是好几十艘武装运输舰搭配区区几艘军舰。

就说船上的武器装备吧,堂堂大福船的制式装备居然仅有红夷大炮一门,千斤佛郎机六门,剩余的则是碗口铳之类的小炮。

要知道,这些船上的红夷炮,还是早年打捞的西洋沉船的18磅炮的仿品,并非是当前明军九边普遍装备的京华系火炮。

而所谓的千斤佛郎机就更不堪了,那是15世纪欧洲玩剩下的落伍火器,其由于气密性原因,其射程和威力都远逊于前膛炮(红夷炮),只能发射3磅的弹丸,几乎无法对大舰造成什么有效的伤害,早已被欧洲弃之不用,就更别提和现在的京华炮相比。

简而言之,此时的大明水师早就变成了一支“治安水师”,打打京华清理完海盗之后残余的臭鱼烂虾还马马虎虎,真去打海战纯属开玩笑。

而这,也正是陈璘上任许久却一支呆在烟台造船,无论朝鲜方面如何火急火燎的催促,他都不动如山的原因——没船打個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