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85章 小侯爷(五)

第285章 小侯爷(五)(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现在好了,这块区域直接被划做王宫内的御花园使用。高务实还给这个湖泊取了个新名字,叫做“思明湖”。也不知道他这个“思明”是为了做给大明朝廷看的,还是为了纪念黄芷汀的广西旧地“思明府”。

毕竟,思明湖听起来着实有点像思明府——反正南洋舰队中很多福建籍人士都如此认为。

不过,把“思明湖”划进“暹罗王宫”也导致了王宫面积很难控制,最后划出来的地皮远大于紫禁城——差不多有八个紫禁城大。

按照这个面积,暹罗王宫自然不能如紫禁城一般把房子建得那样密集,否则京华再有钱也扛不住。于是高务实根据南疆的汇报,把一些行政机关、军事设施都塞进王宫里去,导致王宫之中又另外分区。

以坐北朝南来算,左文右武,左边是行政机关的建筑群,右边原先是警备军的驻扎地,后来警备军北调大城(曼谷)驻扎,所以改由王宫近卫军驻扎进来。

当然,永乐皇帝用工免费,京华用工花费也不多。京华的主要用工花费都在技术人员上面,有大明国内的,也有意大利、法兰西、德意志各邦来的。至于真正卖苦力的,绝大多数都是暹罗当地人,这些人不需要京华付钱。

何谓不需要?意思是暹罗当地贵族免费提供这些劳力给京华,同时还因此对京华感激不尽。这听起来好像很奇葩,但其实不然,这是真的。

南疆这边除了安南一直照抄中原制度之外,暹罗等国都是施行“曼陀罗体系”,类比中国来看,大概还在周朝或者春秋战国的水平,即层层封建。因此,这些人本质上是贵族们的农奴。然而,农奴并非一年四季都有活干,空闲时间没活干时,贵族们也得养着他们。

现在不同了,贵族们可以在农闲时把农奴送到定南给京华打工,京华虽然不给工钱,但是却管饭,并且基本算是管饱,做工三个月还会发两套衣服(粗布短打)……这简直是活菩萨啊!

由此一来,不少暹罗贵族甚至深恨自己的领地离定南城太远,以至于把农奴送过去的路程中还要浪费一些粮食,比不得定南城周围的那些贵族领地更能节约成本。总之,定南城的建设过程之中基本没出现过用工荒。

王宫近卫军之前说过,就是黄芷汀从她领地调来的五千亲卫狼兵,以及刘馨留给她的那三千刘家军。这八千人,也是此刻定南城内最为核心的戍卫力量。

至于为什么要把警备军北调三十里去大城,是因为警备军虽然顶着“警备”二字,但这种取名方式和京华工匠学堂一样,本身是一种忽悠,它们一贯是按照野战军思路打造的,等闲不会被安排负责内城防卫。

刚才说了,暹罗王宫除了“王室宫殿”之外,前朝还以文武行政中枢分为东庭和西庭。其中“东庭”属于文官体系,“西庭”属于武臣体系。演武场所在自然是西庭,这一区域的面积与“东庭”一模一样,不过从高楼建筑物的多寡而言,却要比“东庭”少一半左右。

这倒不是慢待武臣,而是“西庭”这边的日常事务不像“东庭”那么繁杂,需要的行政人手并不那么多。再加上“西庭”还有驻军功能,因此只有一列列的军营大通房,真正的行政用楼目前仅仅两座。

两座行政楼,一座名为“南疆警备军军令部”,一座名为“定南卫戍司令部”。至于暹罗王国“六部制”改革之后的暹罗兵部,那却不在“西庭”,而在“东庭”那边,不过暹罗兵部目前的事务可谓极少——毕竟军事实权都在“西庭”。

“暹罗王城”之中的核心,就是名义上的“暹罗王宫”。原先南疆各国的王宫,在高务实看来都有些抠抠搜搜,即便他们特别喜欢给王宫建筑上贴金箔,用以显示王宫的富丽堂皇,但面积实在太过逼仄,高务实一贯是看不上的——您那也好意思叫王宫?我家别院都比这阔气。

高务实对于建筑外墙贴金箔这种操作没什么兴趣,一则他觉得很俗气,二则还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王宫管理上的诸多麻烦。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欧式建筑的“石头风”,但在诸如中轴对称设计、大殿要足够宽阔且有抬高的石阶等方面,他的审美理念又偏中式北方园林思路。除此之外,对于有湖泊的地方,他也更喜欢中式园林的范。

黄芷汀完全按照高务实的审美来确定了“暹罗王宫”的设计。她参考了高务实提出、意大利设计师凭记忆画出来的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区旧地图,把“暹罗王宫”安排在邦南彭河流半岛的半岛顶端。

绝妙的是,这一块正好是在半岛正北部——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统治者的居所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黄芷汀对此格外满意。

而这里还有个让高务实惊喜的地方,那就是这块区域里正巧还有个湖泊——在后世,那地方是泰国的一个国家公园(湖泊及周围林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