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87章 辅弼(十三)终极改革

第287章 辅弼(十三)终极改革(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什么“需求导向”呢?两个层面,经济和军事。

西方人在大航海时代中捞取了大量的好处,占领了许多的殖民地,但事实上此时西方的“科技”并未超过东方的水平,大家实际上还处于同一层级,互相之间各有千秋。这一点早就说过,比如大明在很多技术上依旧保持领先,甚至在军事科技层面也有不少发明创造并不弱于西方。

但是,随着大航海时代发展到高峰,西方殖民者发现自己虽然抢夺了大量殖民地,拥有了极其广阔的市场,但由于自己国家的人口太少,导致没有足够的产品来填满这些巨大的市场,于是就产生了“需求导向”——我得生产更多的产品去倾销、去赚钱!

然而问题是,人口太少这个问题他们解决不了,那就只能想办法提高生产力。在这种全社会的“生产力焦虑”下,任何可能提到生产力的设想都会被重视、被实践。久而久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就被无限拔高,最后迸发了工业革命。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没有率先产生工业革命——大明没有对外扩张,国内市场几乎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中国社会并无动力生产更多的产品去填补市场空白,去赚更多的钱。

高务实心中一叹。

李之藻算是非常“进步”的人士了,但他都一听就觉得“恐士林震怖”,可见大明朝这科举制度已经僵化到了何等地步,连这样的小小改动——甚至只是在不变动整体规则的情况下稍微做一点制度补全,都会被认为是“大改”。

不过,这件事高务实从穿越过来没多久便开始悄悄琢磨,如今差不多三十年都过去了,自己甚至都熬到了当朝首辅,实在已经不能再等了。高务实这次是打定主意,非要在科举制这尊“太岁”头上动一动土了。

至于说会有人反对……哼,什么事没人反对啊?有人反对就不办事了,那我高务实穿越这一场是来干什么的?就为了用超越时代四百年的眼光赚点钱,享受一下封建时代的人上人滋味?

这也太没出息了。如果只是干这点事,那但凡是个穿越者,而且有自己这样的出身,恐怕谁都办得到。

而且对于大明而言,哪怕市场再大一点,其实也很难激发对于提高生产力的巨大冲动,因为大明的人口太多太多了!你说现有的产品不够填补市场需求?这好办啊,我再多招募些人去做就行了,至于什么提高生产力……爷不稀罕,爷人多啊!

这里还可以反过来印证另一件事:农业时代发展得好不好,有一个权重很大的标准其实就在于人口。你越是农业时代发展得好,你的人口才可能不断增长,因为没有足够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设施,你就不可能拥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那么多人口!

因此,中国完全可以毫不谦虚的说:我中华文明代表了农业时代的技术巅峰!

然而可惜的是,前一个时代的技术巅峰往往会导致其在下一个时代初期的落后。正如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让美、德超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英国一样。

更何况,要真正改变大明,让中华文明继续保持先进,也不是强调一下海上贸易的重要性、发展一批看似先进的手工业和初级工业就行的。如果不能在制度上做出改变,自己这几十年来改革的成果其实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昙花一现之后就会凋零。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后世有很多人讨论为什么现代科学会在西方产生而不是在中国产生,然后有人说什么中国文化天生没有科学精神,说什么西方人很早就有《几何原本》,这就是科学精神的种子云云。

高务实认为,这纯属放屁。

后世中国人在复兴之后对西方完成去媚化,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起那些从《几何原本》开始吹嘘出来的各种神异故事,已经提出过很多怀疑。不过,高务实反倒并不想从《几何原本》真伪论来说这些,他有另一方面的看法。

他认为,西方率先完成所谓“科学进化”,开启工业革命,其实是个因为需求导向而产生的结果。它是个结果,并不是原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