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28章 大唐使团缓出行

第128章 大唐使团缓出行(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吕温之父吕渭曾为礼部侍郎,知贡举多年,也是名儒。吕温又从陆贽治《春秋》,跟梁肃学文章,博采众长,才华惊世。

另外,吕温之父吕渭还任过太子右庶子,算是太子李诵的恩师,也曾提携过太子侍读王叔文。

所以吕温丁忧之后,凭借着家族强大背景,加上太子一派的推荐,轻易官拜左拾遗。

康艺全听得哑口无言,他也不得不承认吐蕃强大。

李宁接着问康艺全道:“国之强盛,必有其理。康将军可知吐蕃军政、律法?”

康艺全答道:“吐蕃全民皆兵,军事强悍,每到一处便烧杀抢掠。至于政事、律法,我虽不甚了解,也知其远不及我朝。”

李宁在后世虽然也曾看过关于吐蕃的研究资料,有王位之争、君臣之争、将相之争、贵奴之争、苯佛之争。但如今吐蕃局势,他尚不完全清楚,看来必须得好好一番,以便日后布局。

现在眼前就有一个在吐蕃生活了十几年的好耳目,奈何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

李宁向康艺全透漏,吐蕃内大相论莽热可能献粮求归之意。

康艺全随后眼睛顿时瞪得老大,惊讶中带着些愤恨得说:“去岁至今,京畿虽有常有灾情。若得河南、江南、剑南等地粮食,自可缓解。吐蕃内相狼子野心,岂可纵虎归山。”

李宁也不满得说道:“大唐与吐蕃征伐不断,不通使、不互市,互为死敌。吐蕃撕毁盟约,背信弃义,屡屡犯边。唐朝坚守阵地,不断扩军,年年防秋。朝廷断然不会资敌弱己。”

李宁接着叹气道:“吐蕃此时示弱求好,如若不允,两国必然剑拔弩张。”

康艺全反驳道:“剑南一役,吐蕃损兵十万之多,国力大减,数年之内不能出兵。如今国君薨逝,想来时局不稳。”

正在此时,李宁看到袁同直袖中掉落一封信件,康艺全捡起后递给了李宁。

李宁一看,这封信竟是他昔日好友吕温所写家书,收信之人是吕温二弟吕恭。

吕温正是揭露元稹渣男本性、帮助李绅传扬《悯农》一诗的河中名士。(详见第043章:有心栽花花不开)

李宁当初还用活字印刷技术,将吕温为其父吕渭编撰的《吕君载集》印制成册,广为流传。

吕温是蒲州书香世家,其父吕渭官终湖南观察使、祖父吕延之曾为浙江东道节度使、外祖父柳识乃天下名儒,外祖叔柳浑官至宰相。

李宁知道吐蕃赞普并未去世,内乱之说必是论莽热派人散布,以此蒙蔽朝廷。

李宁接着问康艺全:“吐蕃与我朝并立近两百年,康将军有何看法?”

康艺全答道:“吐蕃世居高山之地,不通礼仪,不服王化,强硬蛮横。”

中原华夏民族,历来鄙视番邦异族。康艺全虽是西域粟特人,但归顺唐朝已久,家中世代从军,已被汉化。

李宁听到这番言论,并不过多稀奇。他回道:“昔日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番两国也曾结舅甥之盟。然则两国和战不定,征伐不断。我朝败多胜少,先后失河湟、陇右、河西、西域大片领地,吐蕃则欲战欲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