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八九三章 诸葛亮自荐

第八九三章 诸葛亮自荐(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诸葛亮的眼光确实是在的,说的也没毛病,就是看怎么选择罢了。

看过了一遍,王言合上奏疏,随手扔在桌子上,道:“诸葛亮确有其才,既然自荐从军,便暂调其任参军,随我出征,待战事结束,再行任用。”

“是,大将军。”贾诩拱手领命。

“去罢。”

说这样不好,战争对百姓造成的危害太大,旷日持久之下,他们这边的人没事儿,但是老曹那边的百姓就死的剩不下多少人了。

其主张快速推进,大规模的深入穿插,速速结束战斗,早日恢复中国和平,保存更多的生力。

兵分五路,一路汉中,一路扬州,一路过巴山直入蜀地,一路由江陵渡江直取长沙,还有一路则是南下打交趾,两年结束战斗,一战荡平天下,早日开展全国的大建设,实现全民富裕。

奏疏的后段,就是表明心迹,说了一些好听的话,又阐述了他对于以民为本的理解,以及当今政策的用意,指出了一些不足,给出了一些方法。

上疏的日期是上个月,很有见地,很有预见性,相当有战略眼光。

王言点头说道:“玄德、文和所言,皆有道理,应当加强京畿、天水、南阳之地守备。既如此,着廖化守备京畿不变,遣张武领兵驻守南阳,以防曹军暗渡。命令郭嘉,注意守备祁山、巴郡动向,不与曹军可乘之机。

玄德终为汉胄,今曹操假汉之名攻我,玄德不能不义,便与文和监国,统筹粮秣、军械、后备兵源,及秋收之事。我当亲往前线督军,与诸军同甘共苦。一统天下,当此一战而决。”

“此天下早属大将军,若非将军不愿,登基称帝亦无不妥。”贾诩说着漂亮话。

老小子漂亮话随口就是,相当自然,全是真心。

见王言笑了笑,没有多的话,贾诩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大将军,有汝南汝阴县(阜阳市)县令诸葛亮者,字孔明,年二十有七。

虽然批评了王大将军的堂皇用兵之法,却也充分学习了王大将军的爱民精神,人家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更好,少死点儿人,多过一些好日子。

但其实这也是有毛病的,因为追求速胜的代价,要远远的大过现在这样的稳扎稳打。多线开战,全境战争,深入穿插,这要动用更多的兵力,要有更大的消耗。会加重现有百姓的负担,一战打回解放前。

而且另外关键的一点,老曹不白给。这一次的突然袭击,其实也给王言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尽管军队素质不如,武备不如,但是人多。汉中和扬州,其实都已经征召了当地的民兵补充。后续的部队,王言已经命令整军支援。

老曹大军尽出,一百万肯定是吹牛逼,但是六七十万的兵力肯定是有的。相应的,王言要派出去的军队怎么也得二十万,后续还得看情况继续征调。

再者,王言的平推打法,其实并不像诸葛亮说的那般,毕竟他是稳步推进,自然也是稳步拿下地盘、百姓,肯定会死不少,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到时候缺粮了又是人间惨事,但绝对没有诸葛亮说的那么多。

其人出身琅琊诸葛氏,早年南下避居南阳,其妻乃南阳黄氏。我占南阳以后,其出仕就官,初为汝阴亭长,两年迁乡长,四年任县令,治政有方,事无巨细从无错漏,官民皆称颂。吏部拟调其入洛阳,留待后用。

然其上疏自荐,尽言我与曹操之优劣,诉其克敌制胜之法,欲为军师谋主。此乃其疏,将军且观之。”

王言多少有几分意外,这就是自信的天才么?

他其实也是第一次听到诸葛亮的消息,那个吏部的调任,是‘拟’,也就说才经过吏部的考察,以及会上讨论,还没有正式的下达文书进行调动。现在乍一听到,诸葛丞相都当县令了不说,人家还上疏自荐,要来给王言当军师,出谋划策,确实是自信。

接过了贾诩手中的奏疏,王言翻开来看了一下,文章写的十分好。全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战争的发展,判断曹操要如同现在这般行动,同样的也做出了跟贾诩、刘备一样的猜测,建言增加防备力量,同时还一定程度上批评了王言的堂皇用兵之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