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42章 王镣之死

五代十国往事 第42章 王镣之死(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王铎,是诸葛亮式的人物。特别注意:记住这句话,有用。

赴镇之后,王铎招募精兵勇将、修葺工事、秣兵历马,为大决战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关于王铎的主动请缨,《新唐书》与《旧唐书》在时间上存有争议,但都承认是在江陵失陷之后。江陵府,是荆南战区的总部所在地,由于荆南节度使杨知温的严重渎职(前文有介绍),致使江陵失陷。

那么唐僖宗敕令中的“郡城”,也许就可以理解为江陵城了,那么《旧唐书》中的“王仙芝陷郡城”,当然也就是指的江陵城了。

唐僖宗的敕令不是纪实报告文学,也不是新闻广播稿,也许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以增强文学艺术气息。哪个皇帝一开口不是骈四俪六、前三皇后五帝的?所以他老人家的这篇敕令对于王镣之死的研究……毫无意义。

虽然缺乏直接的记载,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间接史实合理地推测:王仙芝“邓州请降”之后,率部南下,攻陷江陵城,并处死王镣泄愤,于是王铎转变态度,主动请缨。

逻辑上应该没毛病。

2,如果是被黄巢扣押。黄巢杀王镣干嘛?或者说,为什么留他到现在?

要杀,蕲州招安、王黄分家之后,不正好是撕票明志的最佳时机吗?宰了王镣,表明自己革命到底、誓不妥协的强硬姿态?

当然,留着他,可以拿他当挡箭牌,继续要挟宰相王铎,进而要挟朝廷。那您干嘛又杀了他?一直留着不香吗?

总结:黄巢扣押王镣、杀害王镣的逻辑不通。杀害王镣的,应该就是王仙芝了。

在《旧唐书·王铎传》中,有这么一句记载,也印证了我的推测,“铎弟镣……王仙芝陷郡城,被害。”这段记载又引出了一个小小的疑点,“郡城”是个什么鬼?

王铎请缨,唐僖宗非常高兴,任命他为荆南节度使、正南面剿匪总司令。

【代号:包饺子】

之前王铎力主和平招安,得罪了不少主战派文武官员,而且事态的发展也不如他所愿。王铎的政治主张因此饱受质疑,使他陷入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中,也是自“保研党”的迫害之后,再一次面临的巨大坎坷。

弟弟死了,王铎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国仇家恨涌然在胸,挂帅出征,与草军决一死战。下雪杀弟之仇,上洗误国之恨。

王铎是文官。但不要小瞧了文官,更不要因他先前是强力“主和派”而先入为主地认为他是杨知温那类腐儒。自古以来,文官治军出类拔萃的,比比皆是,前世有诸葛亮,后世有曾国藩,前不久还有他堂兄弟王式。

郡城,基本释义为“郡治的所在地,或者郡治的城垣”,可以理解为今天的“省会”。

也就是说,王仙芝攻克了某个省会、某个政治核心城市,亦或是某座城池后,杀了王镣。

在《全唐文》中,收录了唐僖宗的一篇《宣抚东都官吏敕》,其中就有一句“王仙芝等纵胁生灵,联攻县邑,才收阳翟,又破郡城。”

阳翟,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阳翟是何时攻陷的呢?王黄草军被宋威逼出山东后,就流窜到河南作案,乾符三年(876)8月,王仙芝首次攻陷阳翟,次月才攻陷汝州,生擒了王镣。

当时,阳翟属许州忠武军治下,许州是忠武军的治所,即忠武战区司令部所在地。王仙芝动都不敢动忠武军,绕着许州跑了一圈。因为当时的忠武军节度使是崔安潜。王黄草军肆虐河南,唯独河南中部的忠武军未遭荼毒。因而这个“郡城”肯定不是指许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