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226章 李克宁谋反案

五代十国往事 第226章 李克宁谋反案(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第一种,就是主流观点,即支持李克宁真正谋反的说法,解释为“我是被谗言所误,所以阴谋政变,我无话可说了,认罪伏法”。

越是深入一线的人,越不能知道太多的内幕。这是情报工作的基本原则。

史书说,李克宁把阴谋完全告诉史敬镕,再让史敬镕潜伏到李存勖身边……李克宁是智障吗?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如同“倒杨运动”一样,我始终坚信,“李克宁谋反案”的真相远没有史书上的寥寥几笔这么简单。

“李克宁谋反案”是李存勖的“太子帮”与李克宁的“遗老帮”政治博弈的高潮,是对河东集团最高权力归属权的大决战。

张承业惊诧不已,立刻表明立场,“老奴即便一死,也不敢违背先王遗愿,太夫人怎么突然说这种话?”

李存勖就把史敬镕的告密一一说来,并且悲愤哭泣道:“骨肉至亲,怎可自相残杀?如果叔叔真想夺权,那我辞职便是了。”

张承业斩钉截铁道:“李克宁居然想把大王母子送入虎口,简直丧尽天良!今天不把他除掉,大王就不会安全。”于是召见李存璋等亲信,密谋先发制人。

很快,李存勖就在王府大厅摆下宴席,邀请诸位将领赴宴娱乐。席间,刀斧手一涌而出,将李克宁、李存颢当场擒拿。

李存勖痛哭流涕,指责李克宁,“侄儿一开始就心甘情愿地把爵位、军政大权让给叔叔,是您自己拒绝的。而今,却为何有这等阴谋,居然忍心把我们母子交到仇人手中!”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李克宁不想反,但“遗老帮”需要他反,不遗余力地怂恿、鼓动他反。

所以李存勖若要坐稳河东,李克宁就必须死,“遗老帮”必须肃清。“李克宁谋反”是个严肃的政治课题,李克宁的谋反既是“遗老帮”的诉求,也是“太子帮”的政治需求,如同“杨复恭谋反”是昭宗的需求一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克宁的个人意志并不重要,虽然他位高权重,但他也只是一场政治斗争中受人摆布的棋子。组织上需要他“谋反”。

“告密者”史敬镕同样只是一枚棋子。历史上这种棋子举不胜举,仅本书中就不在少数。

李克宁被抓后,面对李存勖的诘难,李克宁哭道:“谗夫交构,夫复何言!”在这句尤为关键的话上,存在两种解释。

李克宁仰天长叹,说这都是小人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不过事已至此,我无话可说了。

随后,李克宁、李存颢被斩首示众。一场内乱在萌芽状态得到了及时平息。

史书上白纸黑字、言之凿凿,乍一看似乎也很合乎情理,但细细品咋,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问题就出在告密者史敬镕身上,李克宁为什么要把如此机密的阴谋告诉给他?

如果你是李克宁,密谋发动政变,想打探王府里的虚实,只管吩咐史敬镕去做就是了,无非是让他每天汇报王府里的一举一动、李存勖的一言一行。这样,即便史敬镕被人怀疑、揪出,或者被策反,那你也有充分的理由来解释:我关心你呀!我忙于公务,不能每日问候起居、早晚请安,还不能派个秘书帮我关心吗?

再者,史敬镕如果知道了这些内幕,深入王府时,还能气定神闲、泰然自若吗?除非他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人员,否则内心一定有波澜。即便不想出卖李克宁,也难保不会被人觉察出异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