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856章 泽潞之战3——太平驿会盟

五代十国往事 第856章 泽潞之战3——太平驿会盟(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洺州,原东昭义军治下,与潞州西昭义军隔太行山而邻居。

兵贵神速,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泽州、潞州一带展开军事行动;要御驾亲征,以泰山压顶之势给泽、潞施加巨大的军事压力。这样,才会引诱头脑简单而又刚愎自用的李筠主动出击,引蛇出洞,围点打援。

双方前锋部队在泽州外围遭遇。潞州兵惊呼宋兵是神兵天降,果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石守信、高怀德初战告捷。

在吴延祚的“快、狠”两字诀指导下,宋军没有时间享受胜利的喜悦,他们不会给李筠任何喘息的机会。

赵匡胤下令“诸道进讨”,乘胜利之威,缩小泽州包围圈,为李筠布置口袋阵。随后,赵匡胤下诏御驾亲征,以枢密使吴延祚为汴州留守,皇弟赵光义为大内都点检,大将韩令坤率兵驻守河阳(黄河南岸,与泽州战场隔河相望),韩令坤在此驻守,进可支援前线,退可为赵匡胤殿后。

李筠把儿子李守节留在潞州看家,自己则率领三万大军继续南下。

“汉潞联盟”自一开始就出现了严重的裂隙,再来看赵匡胤方面的应对。

李筠官宣造反后,赵匡胤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枢密使吴延祚为赵匡胤定下“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和“围点打援”的战术理念。

吴延祚指出,潞州一带地势险要,且依托太行山之险峻,易守难攻,如果敌人坚守不出,恐怕我们经年累月未必能攻下,那时,如果北汉、契丹联合响应,那么对我们将极为不利;不过,李筠这人寡谋少智,只要我们快速出兵,作势北上,那么他一定会放弃坚守,率领大部队来与我们打团,如此,则正中我们的围点打援之计,他就像离开山林庇护的野兽、脱离河水的鱼,一击可擒!

按照吴延祚的设计,大宋的反击必须要同时具备两个字:快,狠。快到让李筠没时间思考,狠到让李筠自乱阵脚。

宋军以泰山压顶、巨石拍卵之势出现在泽州战场,李筠果然顿失方寸,不听劝告,率领三万大军跟宋军在野外打团,不出所料,三万潞州兵溃不成军,李筠狼狈逃入泽州城。

此一战,李筠的主力消耗殆尽,赶来支援的北汉援军也几乎被团灭,数千北汉兵投降,北汉任命的河阳节度使范守图被生擒,监军卢赞被击毙。

宋军将投降的北汉士兵全部诛杀,随后乘胜包围泽州。

泽、潞战场位于太行山脚下,地势险峻,多崎岖山路,赵匡胤在来的时候,亲自搬砖(太祖先于马上负数石),随行人员于是争先恐后地搬砖,一天之内,原本“此路不通”的山路立刻变成了高速公路。

李筠龟入泽州的同时,府州折德扆奏报攻克北汉据点,斩首五百人;李筠的部将王延鲁、王全德率领所部兵马成建制投降。李筠的形势岌岌可危,非常不容乐观,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固守泽州,期盼契丹爸爸的支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赵匡胤深以为然,于是派遣亲信大将石守信、高怀德率领精锐禁军做先锋军,临行时,赵匡胤给出最高指示:急行军,扼守关隘险要,李筠若突破太行山南下,你们就给我提头来见!

赵匡胤让二人拼命据守的,就是“太行八陉”之一的天井关,位于泽州以南,是南北进出太行山的咽喉要道。李筠控制了泽州,如果再通过了天井关,就等于出现在了黄河北岸,过了河就是洛阳。所以赵匡胤要求石守信、高怀德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筠的势力跨越太行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匡胤召见三司使张美,让他负责粮草的供应。张美汇报了一条出人意料的好消息,说怀州刺史马令琮,早就看出李筠有不臣之心,于是秘密地储备了大量粮草,就等着王师北伐的时候用。

想到领导前面,做到领导前面。赵匡胤非常高兴,立即宣布马令琮同志连升三级,由刺史升团练使。宰相范质急忙补充一句,说升官可以,但别挪动地方,军需供馈还要他出力呢。于是,赵匡胤将怀州升格为团练州,以马令琮原地升怀州团练使。

随后,赵匡胤再派慕容延钊、王全斌率军兵出澶州、相州,从太行山以东向西进发,与石守信、高怀德会师;又将洺州由团练州升格为防御州,以洺州防御使郭进为西山巡检,负责防御北汉的突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