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耕耘贞观 > 第四百九十一章 抵达幽州

第四百九十一章 抵达幽州(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每次反腐后,就能腾出很多位置,让人才出现流动。

至少对李泰来说,不需要担心明年学员们毕业了去哪里就业了。

但说实话,现在大唐的人口已逐渐恢复快两千万人口,但每年毕业学员也就一万不到人。

李泰想到这里就忍不住的想捂住自己的脸,这人口比例,自己想推行比较基础的扫盲工作,都会出现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

所以真说起来,还是要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啊!

毕竟农业学府现在每年毕业的农业学府学员,已经逐渐接近了万人规模,另外这些人出来的水准基本上是职高,再高一点算是专科,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顶多也就是本科水平。

他们是干具体的活的,或者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深入专研,作为外流官这种需要干具体的事项上的官职很适合他们,甚至能协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科目继续专研下去。

但随着他们的职务不断提高,到达七八品,成为县长或者县尉时,需要得就不仅是他们在专业项目上的专业能力。

更需要对于全局视野把控,以及在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对权利与资源的分配。

所以如果他们没有继续成长,那他们也很难继续向上爬了。

不过就现在来说,想要全民扫盲肯定是比较久远的事,再怎么样,自己也要等到自己登上了皇位再说。

所以,自己现在还是好好思考应该怎么样,收割海洋另一边的高句丽吧!

“见过魏王!”孔雀与李淳风前来恭迎李泰,同样到来的还有李德謇与苏烈。

等到李泰还礼仪后,李泰也没任何的耽搁,马上便带着幽州的主要官僚进入正堂。

而高陵,洛阳,幽州与余杭四大农业学府每年培养了近万的人才,哪怕在李泰的眼中也就是职高水平,但在这个时代来说,那就算不是精英,也是优秀人才。

就好像是当初第一次高考时能考到本科的人才,跟现在大学扩招之后的本科人才,都是本科但两者的平均素质就整个大环境来说是截然不同的。

而大唐的基层官僚体系与流官体系,到底是有限的,每年这么多的人才培养出来,哪怕自己已经尽可能的去想办法进行分流,但官僚依旧是绝大多数农业学府学生的最优选择。

但官僚位置永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顶层如此,底层也一样,真不是想加就能加的。

毕竟官僚本身不是个生产性职业,而是分配性质的职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