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英华 > 第九十三章 大明的最后一张脸面

第九十三章 大明的最后一张脸面(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是一个城破之后视功名利诱如粪土、慨然殉国的英烈。

那是后人口中,大明帝国的最后一张脸面。

……

今年十七岁的卢象升,虽离将来被尊为“玉面战神”的年纪还早,眸中神光、身上气派,却已隐隐现出头角峥嵘的风采。

这番写起来神神叨叨的文桉,郑海珠在从月港回来的船上,模拟了好几遍,早已不会作为一个无神论者而笑场。

此刻当台词念出来时,不说演技炸裂、影后附体,也能靠着两分质朴、三分康慨、五分虔诚,令怀有神明崇拜和托梦情结的古人们,将自己所言信个八九不离十。

至少捧着兵书的卢象升卢公子,已经报以郑重肃然的目光回应。

而运作今日这次会面,郑海珠实则从去年张岱建议设立藏书楼时,就在盘算谋划了。

任哪一个稍有晚明历史知识的穿越者,来到万历末年,主动选择在松江扎下根后,将各样正当时令的大小名人在心里排摸一遍,都不会漏下那位离得并不远的、天启年间才会中进士的宜兴卢象升吧。

青年公子也转过身,准备见礼,手上拢着一本唐顺之的《武编》。

郑海珠乍见他真人,果如正史所载,面似冠玉,颀长瘦削,一派书生模样。

她上前问道:“足下可是卢公子?”

那人本以为,郑守宽口中的“姑姑”既有书院这般产业,又为朝廷出面公贩,定是位威严长者,不曾想,眼前女子看起来只比自己大三四岁不说,姣好的面庞上也没有半分凌厉逼人之气。

男子从怔忡之意中醒来,忙作揖道:“在下宜兴张渚镇,卢象升,见过姑,姑……”

那是一个初看仿佛小镇做题家、实际文韬武略都不缺的全才。

那是一个进士及第后初授地方官、就能为了百姓安危和黑恶势力死磕的青天。

那是一个穿着文官袍子、却能提枪上马、以两千募兵对数万流匪的狠人。

那是一个坚决不议和、要与入侵者干到底的铁汉。

那是一个被自己人算计陷害后仍坚守城池、誓死不降的豪杰。

他原准备跟着与自己年纪相彷的郑守宽一起,敬称一句“姑姑”的,但对着这样一张青春的面孔,哪里还好意思叫得出来。

只得改口为“姑娘”,继而却是不知为何,竟觉着双颊微热,有些局促。

郑海珠则大大方方地向卢象升引荐了姚氏,又命侄儿将送给黄尊素的紫砂壶交予姚氏。

然后,她才细诉道:“卢公子,我虽为女子,机缘巧合,结识的友人,颇多武将豪杰。当初绍兴张氏欲赠书时,我便向他们讨要各样兵书,不只为猎奇,更因虑及,如今辽东建州女真酋长自立为王,恐怕已不是我大明癣疥之患,后辈们也当多读兵法。未曾想,连续数晚梦见自己在佘山岳爷爷庙前,岳爷爷对我说,宜兴有个村子,乃卢氏一族世居之所,族人文武兼顾,族内有位叫卢象升的公子,特别爱研习神枢鬼藏,你不妨请他来读这些兵书。”

郑海珠说到此,走到书阁窗边凭几上所供的岳飞像面前,拜一拜,才又转向卢象升,语调沉缓道:“此番缘由,想必我侄儿去请公子时,已言明,但今日,我仍要在岳爷爷跟前,再说一遍,好教岳爷爷知晓,我们这些后人,敬他信他,将他说的每桩事,都谨遵谨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