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刘俭,直接任命了一位两千石

第三百三十五章 刘俭,直接任命了一位两千石(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关于幽州矿业的情况,刘俭昨夜已经跟荀彧讲述过了,让苏双赶来邺城,也主要是让他与荀彧认识一下,也好以后彼此互相配合。

虽然开采方面是由商贸协会主导,但商贸协会依旧还是由牧署控制,也就是说,幽州的矿产经营,包括冶炼发展,全部类似于“国营”。

倒不是刘俭非要与民争利,但在这个时代,金属矿业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就类似于后世的石油,在这个时代,是关乎民生与军事的“血液性”产业。

对于这样的血液型产业,刘俭实在是没法放开。

在凿井方面,刘俭的意思是:

“凡攻煤,必有井干,虽深百丈而不挠”,“视其井之干,欲其确尔而坚也,否则削。”

按照他的说法,凿井要想做到准确无误、坚固牢靠,不可在含水大、有井病的地方开井,又要注意“测石之层数”。

井筒打至煤层后,要布置巷边和工作面,也就是“旁行其隧”。

布置巷道要看煤层的地质条件,“旁引其隧,视其炭之行”,即要看煤层的走向、倾向及厚度。

因为工业发展还只是在初期阶段……甚至可以说,在古代,并没有所谓的工业,故只有应用石墨,才能冶铁,熔铜,化石,升朱。

当然,虽然唐山有矿物,但不论是挖煤还是开采铜铁矿物,这个时代的技术以及经验较之后世也都相差甚远。

但有刘俭在,情况自然还是不太一样的。

虽然说他不是特别懂行,但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关于如何在唐山探矿挖掘采运,刘俭曾细心的与苏双进行过探讨,并且将自己的想法也跟苏双说过,让苏双交待于工匠。

巷道要干燥平整,才能便于人行和运输。

为达到工作面,还要布置上下山,即“其行隧也如上山,左者登,右必降,左者降,右必登。降者下,登者上,循山旁行而不得平,谓之反。”

……

总之,刘俭虽然不亲自参与无终县采矿探矿的具体工作中,但是他所言之物,有很多即使是年纪很老的探矿挖井人,也会受益匪浅。

有很多经验丰富的打井人,在知道了这些知识都是从刘使君口中说出来的后,都嚷嚷着要去邺城见一下刘俭……大抵是想去当面取取经,但最终还是被苏双派人给拦下了。

当然,刘俭并没有让采矿人强制执行自己的想法,他只是将自己所言之物作为参考和补充,让工匠以及采矿人根据其自身经验,进行修改,争取能够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扩充矿物产生。

毕竟,后世的经验并不是每一项都适合这个时代。

不过,就后来的结果看,大部分还是适合的。

关于辨别岩层中是否有煤,刘俭的曾经的一句话,使商贸协会下属的勘探者们记忆尤深。

“凡脉炭者,视其山石,数石则行,青石、砂石则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