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见钟繇,访杨彪下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见钟繇,访杨彪下(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盖因庶族能读书者,委实太少。

也因此,陈群心中淌血、痛定思痛后,创出划时代的9品中正制。

赵旻接过简册之后,按照简册外所书名称,将其分发于4名谋士。

刘晔拿到的,是《文若之策》;鲁肃手中的,是《司空之策》;步骘的是《许都防务》;而陈矫到手的,则是《元常先生之所谋》。

4人迫不及待地将简册展开,匆匆浏览起来。

赵旻留于自己手中的,则是《关中之要务》。

仅凭此1点,便可看出,陈群也有治国平乱世之才,其人不愧为创出9品中正制的高人。

赵旻再次策马狂奔回府。

他要向老娘、自己的乖宝儿辞别。

赵旻向赵大娘行礼后,赵大娘满脸狐疑:“我儿何以去而复返?”

赵旻笑道:“大人有所不知,元龙兄适才已携喜讯返还陈留大营。”

赵大娘恍然颔首:“你欲赴弘农?亦或许都?”

9品中正制是被司马懿祖孙3代玩坏了,这个人才选拔制度本身极其适用于这个时代,比两汉那作秀作到飞起的察举制靠谱百倍!

4年前,曹操的“唯才是举令”甫1推出,确实征辟到不少庶族人才。

然而,这些人也的确因为贪赃枉法,而被依法治国的曹老板砍了1大半。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读书成本过高的时代,相对于士族中群星璀璨的高士团体,寒门高士可用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来形容。

所以,在以汗牛充栋、学富5车等成语来形容家中简册多的汉末3国,不要谈庶族,这是伪命题。

赵旻笑着将两刻钟前发生之事向老娘汇报了1遍。

赵旻当时问陈登有何喜讯后,后者欣然作揖。

“回主公,长文不但有意投效主公,且其人尚为主公备下1份厚礼。”

这下,不止赵旻,便连帐内众人,也都欣喜不已。

陈登见状不敢再卖关子,当即自行囊中取出5卷简册,呈于赵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