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四十九章 冀城再相见,姑臧三日还7

第四十九章 冀城再相见,姑臧三日还7(第1 / 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其1,凉州无主之荒地竟占据绝大多数,而开垦耕种之地仅3十万顷,也就是3千万亩。

其2,屯田之杂胡的户数竟然…比汉民多出1倍!

其3,凉州人口太少了!

以是故,去岁亩产量断崖式提升,便不足为奇。

也因此,赵旻才有足够信心,解决这时代百姓能吃饱饭的问题。

前文“作者的话”中曾提及,神州历史上百姓遭受的苦难,9成9都是因为饥荒。

汉末兴平年间之大饥荒,不过是其中1个缩影罢了。

出于上述分析,赵旻对鲁肃这毫无量化数据的汇报极不满意。

在赵旻穿越过来之前,这时空凉州等边地,乃至江南等地的耕种方式,是极为原始的火耕水耨:

即先用火来耕种,再用水来除草。

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

摘自太史公《史记平淮书》

甚至在历史上的魏晋之时,这种原始的耕作方式仍在沿用。

“子敬,而今凉州全境共有耕地几何?屯田之客几何?未开垦之荒地又几何?”

鲁肃就是鲁肃。

其人作揖侃侃而谈。

“回主公,凉州可耕作之土地共6百余万顷,其中荒地近6百万顷,已耕种3十万顷,屯田之汉民共计十万户,屯田之羌、氐等杂胡2十万户。”

这个数据,使众人大吃1惊。

遏长川以为陂,燔茂草以为田,火耕水种,不烦人力。

摘自西晋6云《答车茂安书》

综上所述,这便是汉末魏晋亩产量极低的重要原因之1。

而赵旻带给这个时空的,除了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农药之外,都是现代化(上世纪6十年代神州)的技术。

其中的腐植酸肥料,甚至堪称划时代的技术应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