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十九章 四方兵戈住,胡使至许都9

第十九章 四方兵戈住,胡使至许都9(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说,董和既不去找蒯越、蒯良,也不去找韩嵩、邓义,而偏偏找上蔡瑁,不是没有道理滴。

原因很简单。

蒯越、蒯良智谋不逊于赵旻的心腹谋士荀攸、刘晔,而韩嵩、邓义则是众所周知的投降派,董和选择这4个人带话,绝对没有蔡瑁带话起到的作用大。

而人,最怕的就是脑补。

董和这个与司马徽不相上下的老狐狸,当然秒懂了自家那苟到令人发指的主公之心思。

于是乎,董和只将邺城之战的真相、相关之确凿证据,1并告知了同样身为刘表小舅子、与1众荆襄名士关系非比寻常的蔡瑁。

有些话,董和不方便说,但蔡瑁却可以4无忌惮、兼且添油加醋地说出口。

就比如说,今日攒局之人若换成是董和的话…

面对自己大姊夫黄承彦(蔡瑁亲爹蔡讽之长女嫁给了黄承彦)的诘难,身为小舅子的蔡瑁恭恭敬敬地作了1揖。

“承彦兄,某已明言,卫府于邺城城下大胜袁本初,此乃实情,某绝无半句虚言。”

蔡瑁这句话根本没有说到关键点。

荆州南阳郡邓家代表、蔡瑁的同僚、刘表麾下治中从事邓义起身行礼。

“德珪兄,某虽与骠骑将军私交甚笃,然则…骠骑将军尚不知邺城之战战果究竟如何,德珪兄从何得知此事详情?请兄长见教!”

董和恐怕早已被荆襄名士们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而蔡瑁却仅仅只是受到1些质疑而已。

当然了。

话说回来,蔡瑁虽有确凿证据在手,但在经历这1番质疑之后,其人已经打定主意:

某应暂且保留证据,待宴后再11找各家私聊。

邓义是张绣、赵旻这对翁婿的老朋友,也是坚定不移的…投降派。

但饶是如此,其人也迫切希望了解邺城之战的真相。

这就是苟哥“苟”的地方。

他充分借助了樊振的好心办坏事之举,将原本可以堂堂正正公开的邺城之战,变成了犹抱琵琶半遮面。

正所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似这种半遮半掩的状态,反而更容易让人脑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