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财之道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财之道(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皇上,这怎么能行呢?”文天祥马上表示反对,道:“皇上,银行是为制造商和商人们开设的,朝廷怎么能插手,把银子调走呢?皇上,臣敢断言,要是朝廷从银行调银子的话,银行不可能开起来。”

“银者,银子也;行,流动也。银行者,银子流通这之地也!好名字!好名字!”李庭芝摸着胡子品评起银行的名称,赞不绝口。

“银行不就是‘长板凳’的另一种解释嘛,还给你咬文嚼字地赋予这样的含义,笑死我了。要是现代人听到你的话,肯定是笑掉大牙。”李隽在心里如是想,要不是此时正在商议重大国事的话,李隽肯定是会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银行的起源是因为货币交换人是坐在长板凳上进行交易,时间长了“长板凳”就成了银行的代名词。英语里的说法说“储钱柜”。在中国,古代以银子为通用货币,而经商的店铺又叫行,翻译时就译为“银行”。

文天祥大拇指一竖,赞道:“妙论,妙论!”

陆秀夫也是一副此言大妙之概。李隽见了他们的感叹样,真想放声大笑,强忍住笑道:“银行的作用就在于把这些分散在民间的银子集中起来,再发放给有需要的制造商和商人们。当然,银行为了吸引这些散银,要支付一定的利钱才会起作用,才会有人去存银子。他们放银子,也要收利钱,如此一来一往,他们赚的就是这个利钱差值。

李隽明白他们要说什么,挥手阻止道:“你们说说看,连坐之策诛杀了多少孩子,有的才刚出生,他们什么都不明白,他们有什么罪过?难道说出生在一个罪犯家庭是错吗?这事由天定,谁能左右?朕一想起这事,心里就不是滋味。”说到后来,已经热泪盈眶。(按:连坐之策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作者我也无法按受这一苛法。)

话里自有一股悲天悯人之气,让人无法反对。李庭芝站起身来,赞美道:“皇上圣德,臣无话可说。文王化及鸟兽,诗书所美,独不废此苛法,实是让人痛心疾首,臣以为皇上仁德比之文王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天祥抹抹眼睛道:“皇上,臣也无话可说。朝廷若是连罪犯的合法财产也予以保护的话,这是对国人最好的保证,他们就会有安全感,臣相信不用多久埋银子于地下的陋习就会根绝。如此一来,朝廷就会平凭不少活银,大宋朝的经济就会一派欣欣向荣。”他说的活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处于流通领域的钱,也就是资本。

“《国策》有《千金市马骨》的寓言,皇上此举与此同,朝廷连罪人的合法财产都要保护,况无罪之人的财产能不保护吗?”陆秀夫引用寓言,道:“臣敢断言,用不了多少时间,就是前代先祖们埋于地下的银子都会起出来,用于钱生钱,朝廷无异于平空得到许多座金山银山。”

千金市马骨是一个寓言故事,是说燕王想要千里马,努力三年都没有得到。燕王就派近臣去买,近臣一番奔走之后终于找到一匹千里马,但是千里马已经死了,近臣就把马头买下来了。燕王很是不高兴,就责备近臣说:“我要的是生马,你为什么用五百金买死马的头?”近臣回答说:“大王你连死马的头都要用五百金去买,还愁买不到千里马?”燕王大悟,不怪罪近臣。消息传开,四方卖马者络绎而至,不出三年终于买到三匹千里马。

“而这些制造商和商人们,他们只要支付一定的利钱就可以从银行借到银子,就不用愁银子不够,就可以放手扩大生产。”

李隽用最简单明了的话把现代银行的作用说得很清楚了,李庭芝他们一点就通的才智之士,一想就明白,无不是大喜道:“这些散银分散在民间,用又不用,就成了死银,一到了银行就成了活银,效用就大了。”

李庭芝表现出了他过人的洞察力,高兴劲一过,皱着眉头道:“皇上,银行好是好,不过,朝廷却难以马上筹到银子。而大战在即,要是没有足够的银子的话,问题很棘手。”

马上筹集到大批大批的银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是等银行发挥出作用,把银子发放出去,经济发展起来再收税的话,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李庭芝这话一下点醒了文天祥他们,他们的高兴劲一下子全没了,点头赞同道:“对呀,祥甫所言极是。我们真的是高兴过头了,居然忘了这事。”

李隽笑嘻嘻地道:“这问题好办,就着落在银行身上。”

李隽此举与此类同,可以想象得到,国人知道连罪犯的合法财产都要予以保护,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即使有,也会少很多,会起出埋在地下的银子用来投资。历朝历代埋在地下的银子不在少数,要是起出来的话,其数目必然不少。

得到银子倒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坚定了国人的信心,可以放开手脚去扩大生产,这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事情,也是李隽乐于看到的。

当然,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李隽轻轻松松地废除了连坐这一苛政。

廖胜功他们也是明白过来,自然不会有异议。

能够得到李庭芝他们的支持,李隽很是开心,道:“银子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了银子虽是好事,也是坏事,关键在于要如何用好,这就是我们要成立这一机构的原因,这机构的名称就叫银行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