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亡国之君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亡国之君(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三国时的阿斗复现于今日!朝廷大军云集大理,你就是想复国也没门,知机识趣倒不失自全之道。要是你真想复国的话,说不得了,只好杀了你。并不是我好杀,只是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华夏子民应有的职责,我绝对不会容忍分裂国家的行为,对于分裂份子只好不客气了。”李隽在心里对他的表现评价很低,笑道:“大师多虑了,大师曾为大理国主,知道很多大理国的秘闻,要是能得大师建言,对朝廷治理大理不无裨益,还请大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段兴智迟疑了一下,右手颤抖着伸进怀里,过了半天才从怀里抽出来,手里握着一个卷轴,双手呈上,道:“皇上,这是大理历代先主收藏的金银珍宝,藏于大理一个隐秘地方,请皇上派人去发掘,以资军用。”

“怪不得你如此迟疑,如此舍不得,敢情你还是一个贪财之人。”李隽在心里又给段兴智多加了一个缺点,道:“既是大理国历代先主收藏之物,自是归大师所有,朝廷不宜插手此事,大师还是收回吧。”

南宋现在很需要银子,从心理说李隽是很想一把抢过来,马上派人去发掘宝藏,但是作为皇帝,绝不能贪财,更不能做如此之事,至少还得表现一下大国气派嘛,才婉拒。

李隽说的本是真心话,段兴智听在耳里,却惊在心头,以为李隽不受他的礼是要不利于他,忙解释道:“皇上,大理历代先主考虑到大理偏小,地处边陲之地,国力弱小,才存此金银珠宝,以备不时之需。皇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财宝本是来自于老百姓,用于老百姓正是最好的途径,还请皇上收下。”惊恐的脸上还有一副不真实的诚恳之态。

段兴智为君时暗示不明,权臣当道,把持朝纲,投敌后屈膝苟活,出家后深山隐居,可以说命途多舛,无情的人生已经击垮了他最后一点信心,一副萧索之态,道:“劫后余生,不敢再有度化世人之念,贫衲别无所求,只求皇上看在贫衲曾经为君的份上,赏老衲一片净土,了此残生。”

这话说得让人听着就很刺耳,堂堂一国之主即使是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才当得起那句老话“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如此低声下气地乞求休养之地,也只有他这种人才说得出口,要是换个人的话,即使是死也不会如此说。

“有为之君,观其行,多坚强事;察其言,振声掷地,铿锵有力!审其臣,多为奋发之士!你如此颓废,如此怕死,大理国有你这样的国主真是苍天无眼,让老百姓徒遭刀兵之灾,无辜送了性命。不过,这也好,我倒是省了不少手脚,免得有人打着你的旗号要求复国,有碍国家大一统大业。”李隽在心里对段兴智大加诽议,道:“大师心向佛祖,急于佛事,朕岂有不成全之理。栖霞寺主持明霞大师长年奔走在外,无暇主理寺中事务,就有劳大师了,大师就到栖霞寺做主持吧。”

段兴智的表现的确让人无语,李隽压根就看不起他,才用很少使用的“朕”字。

“栖霞名寺,贫衲本无奢望,既是皇上赐予,老衲不敢不受。”段兴智暗中松口气,不无喜色地谢恩,道:“谢皇上。”

李隽恍然大悟,道:“是不是大理历代先主藏有财宝的消息泄露出去,高祥才设计救你出来?”

“皇上圣明!”段兴智直言道:“高祥一心打这财宝的主意,贫衲洞悉他的奸谋,一直没有告诉他。”

“高祥本变就是一个奸邪权臣,你当时不察,事后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事后诸葛亮!好在高祥已经给张珏他们以祸乱大理罪名杀了,再也不能祸乱世间了。杀他那天,万民空巷,大理百姓无不是大快人心,杀一高祥,收大理民心不失为一条高明计策!”李隽在心里如此赞赏张珏他们的所作所为,道:“大师有此诚意,朕就恭敬不如从命,收下了!”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是先说“谢皇上”,再说后面的话,他颠倒过来,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这个赐予,而是很在乎,心中一高兴就把话说颠倒了。

“在你无以为君之才以外还要加上贪生怕死四字评语。不过也好,你安安心心在栖霞寺度你的余生,就不会来添乱,免得到时我给你一刀,杀了你。”李隽在心里点评段兴智,问道:“大师以为朝廷对大理该当如何处理?”

段兴智一听这话原本的高兴之情一下子全没了,差点摔倒在地上,急急忙忙地道:“大理本是华夏之地,朝廷收复,理应归朝廷所有。段氏本是华夏子民,虽镇大理百年,无大功于大理百姓,实是惭愧,不敢再窃取神器。”

李隽问他本是想听听他的意见,毕竟他曾是大理国主,对大理的了解不是一般人所能比得上的,特别是那些大理的秘辛之事恐怕当世已无人能比他知道得更多了,没想到他竟是理解成李隽在探他的口风,在试探他有没有异心,有没有复国的打算,马上撇清。

段兴智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为了自保,居然把祖宗都搭上了,把祖宗的功劳都抹煞了,实是出人意外,要不是李隽亲耳听见,说什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段氏治理大理百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岂容一言抹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