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科技狂人 > 第0290章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第0290章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这次录像带格式之争,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剩下的两个标准都属于日本企业,一方为率先推出Betamax的索尼,另一方为迅速跟进推出VhS的JVc杰伟世。

当然了,在录像带系统发展前一阶段参与进来的厂商,虽然成了看客,但无碍于他们跟风生产来赚钱。

通过Umatic的初战告捷,索尼在录像机这个领域可谓是积累下了深厚的技术底蕴,Betamax便是从Umatic演化而来,于1975年推出的;而Video home SystemVhS标准则由JVc公司在1976年开发。

两者相较而言,VhS提供了比Betamax更长的播放时间,同时磁带传送机构没有Betamax那么复杂。

VhS比Betamax的快进和后退速度快很多,因为在磁带高速卷动之前,播放磁头已经离开了磁带。

以此同时。非封装盘式系统逐步演变为了盒式。

1970年,索尼与其它七家合作制造商一起开发了一个工业标准。即索尼Umatic系统,其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盒式录像带格式。

这种录像带使用3/4英寸1.9厘米的磁带,最大播放时间为90分钟。

由于使用的方便性,Umatic很快横扫日本和北美市场的其它消费录像带系统,Umatic录像机在电视台、学校以及商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以说,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录像带系统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只能说是处于技术积累和优胜劣汰的阶段,还远远没有取得大众市场的成功。

画质方面则是Betamax格式比较好,但这个优势对用户而言,往往没有更长的播放时间吸引力大。而且在进入美国时候。被害怕冲击电影业务的环球告上了法庭。

索尼的Betamax之所以在第二阶段的录像机标准竞争中落败。原因非常复杂,比如自身因为第一阶段的市场竞争胜利而变得骄傲自大,专利技术并非足够优秀但却固步自封、运营上太独导致缺少合作伙伴等等。

而JVc以及它的后台老板松下,则姿态足够低,态度足够灵活,当RcA要求通过降低画质的方式增加播放时长的时候,索尼拒绝了,而JVc则跪舔了。

于是就这样。双方阵营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不过,在大众应用领域败北的Betamax,在广播级应用领域当中依然十分广泛,毕竟后者更在意的是画质。

直到1970年代后期,当欧洲和日本公司开发了带有更加精确的电子计时器和更长的录制时间的先进机器之后,VcR才开始成为一种大宗消费品。

到现在为止,市面上存在三种相互竞争的、物理上不兼容的不同盒式录像带技术标准。

其中,做为第三种格式的Video 2000,是飞利浦在1978年推出的。

这种产品只在欧洲销售,由于其有限的特色以及不可靠的名声,前景悲观,可以视为路人角色,直接忽略掉。

不得不说,日本的创新能力,未必具备多大的优势,但在技术改进和优化上,则屡屡占据着世界头把交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