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科技狂人 > 第0875章 美国在线上市

第0875章 美国在线上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首富先生在投机方式上一向讲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盖因无形之手用得爽快不假,但也极易招来反噬。

就在这个为下一阶段布局的岁末年初期间,唐焕不经意间发现,似乎能够影响到美国大选的那只无形之手,有所动作了。

圣诞节前夕,华纳发行了一部由两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奥利弗·斯通执导的电影——《刺杀肯尼迪》,其改编自吉姆·加里森的小说《跟踪刺杀》和吉姆·马斯的小说《困境:杀死肯尼迪之密谋》,描写了新奥尔良检察官吉姆·加里森调查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始末,以及后来发现的事实。

奥利弗·斯通这几年佳作不断,《野战排》、《华尔街》、《生于七月四日》这些电影可谓名利双收,于是华纳非常信任地投给他4000万美元;反过来,奥利弗·斯通为了让这笔投资看起来物有所值,请了《与狼共舞》的导演兼主演凯文·科斯特纳,来扮演主角——新奥尔良检察官吉姆·加里森。

可以想象,把《刺杀肯尼迪》这样一个敏感的题材搬上大屏幕,没有那么容易。

以下是防D部分,明天早上更新过来,直接忽略掉吧。

……

唐焕打趣着安抚道:“等你把这个项目从头到尾地跟下来后,就有了配得起硕士头衔的真才实干了。”

孟静翻了一个白眼,“按照你的预测,我岂不是还要做将近一年的苦力?”

“等到时候看到了斩获,你就不会这么愁眉苦脸了。”唐焕伸出了手,“先把英镑的报表给我看看。”

从剧本的第一稿出来后,《刺杀肯尼迪》便遭到了《华盛顿邮报》国家安全通讯记者乔治·拉德纳的严厉抨击,自此卷入到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中。

当《刺杀肯尼迪》上映之后,众多美国主要报社都撰写社论,以严厉的措辞批评奥利弗·斯通亵渎历史、不尊重史实,以及他对时任副总统、后来继任为总统的林登·约翰逊,也参与刺杀约翰·肯尼迪这一‘阴’谋的指控。

比如,《纽约时报》的伯纳德·文罗唱衰道——如果华纳能让《刺杀肯尼迪》走远,那就是好莱坞的奇迹;他还在文章中呼吁华纳做自我检讨。

再如,该报的文森特·坎比,通过针对这部电影本身所写的一篇评论,批评道:“奥利弗·斯通对影片制作采用的风格非常随便,很多很短的,频繁的,不知所云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镜头,夹杂着背景音乐、噪音,对话,还有更多的噪音,更多的对话,像夹心饼一样。”

方圆超级计算机崛起后,唐焕的金融模型也随之有了用武之地。其就像个人电脑上运行的电子表格软件一样,统计和分析数据,甚至还能更进一步地通过改变环境变量,更换不同输入项,来预测输出结果。

“英国的骄傲和纠结,在英镑上体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孟静正正经经地发表了一句看法。

“小丫头说的不错,等着领奖励吧。”唐焕称赞完后,放下资料,又轻飘飘地吩咐了一句,“这张报表,每半个月‘交’给我一份,不论那时候我在任何地方。”

“遵命。”孟静调皮地举手敬了一个礼。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