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瑜真传 > 第二一三回 入宫

第二一三回 入宫(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将近晌午,嘉嫔想着正好留皇上在此用膳,抱着四阿哥逗弄的乾隆随口应承了,嘉嫔随即吩咐宫女去御膳房那边报备一声,期待着与皇上共进午膳。

然而正饮茶时,外头进来一个小太监,将一方印章呈上之后,乾隆一见印章,神色微怔,即刻起身,说有要事,就此离去。

嘉嫔顿感诧异,忙让人跟出去瞧瞧,外头究竟是谁!跟出去的宫女很快回来,如实回禀,“正是傅九爷的夫人!”

瑜真?她居然入了宫,直接来找皇上?那印章是怎么回事?为何皇上见到印章,什么都不问,径直走人?莫不是看错了罢,诧异的嘉嫔又问,“你确定,当真是她?”

宫女点头连连,“奴婢记得她,曾在山庄见过。”

然而她没有召令,没人引路,连宫门都进不去。早料到会被拦阻,瑜真向卫兵示出提前备好的一物,是一枚印章,侍卫接过一看,但见这是一方碧玉虎钮连珠文印章,上刻“长春居士”四个大字”!

众所周知,雍正十一年时,先皇曾在宫中大办法会,招集全国道行高深僧侣参加,亲自开坛讲说佛法,并收亲王、大臣、僧侣等14人为徒,合称十四大门徒。宝亲王弘历便是其一,赐号“长春居士”。

是以这枚印章,代表的正是当今圣上!此女竟有此印,必非等闲之辈,侍卫再不敢拦,立马放行,一改冷漠之态,毕恭毕敬!

说起这方印,原是瑜真听闻傅谦战死沙场的噩耗时,伤心欲绝,一病不起,几日未曾下床,乾隆怕她病出个好歹来,暗中派了太医为她诊治,又将此印赠于她,说是高僧亲刻,可保平安,

实则还有另一层用意,当时瑜真想入宫向皇上求证傅谦之死,奈何没有令牌,入不了宫。愣是在宫门口等了一两个时辰,直至出宫报信的小太监小全子回宫时瞧见瑜真,他是皇帝近侍,明白皇上的心意,这才将瑜真带入宫中。

八成是为了傅恒之事,她才入宫罢!可是皇上对她的态度,又的确不一般。猛然想起海贵人的话,说皇上对瑜真很特别,当时她还不信,这会子亲眼目睹皇上对她的在乎,嘉嫔心情复杂,始终不愿相信,瑜真竟还跟皇上有纠葛!

皇上最近政务繁忙,偶尔过来,也是看看孩子就走,许久未留下与她共宴,今日难得有机会,竟又被一个瑜真给搅和,嘉嫔怎能不生怨!却又无可奈何,拦不住皇上的脚步。

且说瑜真兜兜转转那么多圈,终于得见乾隆,总算舒了口气。乾隆明白她的来意,便道去前面的广明阁再说。

乾隆得知此事,甚感愧疚,才想着将此印相赠,日后她若再想入宫,不必遭人拦阻。

前几回,瑜真入宫,皆是有召令,她本以为,自己不会用得着这方印章,未料今日竟会派上用场。

然而宫门虽入,路却长,这也是她轻易不愿入宫的原因,明明路远,还必须踩着花盆鞋,走得慢耽误时辰,走得快怕摔跤,不由急出一身汗来。

秋高气爽,红墙碧树,恢宏景致,她无心去赏,只求快些见到皇上,问清傅恒的状况。有了许久才到养心殿,皇上却不在,小太监说皇上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未敢耽搁,瑜真匆匆赶往景仁宫,好巧不巧,那边的宫人又说皇帝才走,去往永和宫看望嘉嫔。

才满小月子没多久的瑜真踩着花盆鞋入宫已是气喘吁吁,如今又在宫中来回奔波,哪里捱得住,早已是汗珠密布,内衫紧贴身子,难受得紧,口干舌燥也只能忍着,向永和宫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