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凤穿残汉 > 第五十四节 接风之宴

第五十四节 接风之宴(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见发话之人年约五旬,发须灰白,却声若洪钟,目如铜铃,俨然就是一员老将。原本还有些不以为然的关羽神色一凌,仔细打量了对方一番后,旋即举起酒杯朝那老将敬了敬,而后一声不吭地喝干了杯中酒水。

众人眼见关羽先是不给刘磐面子,后又因那老将一声暴喝饮可酒水,一时间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刘磐却以为关羽"前倨后恭",是怕了自己手下的部将,于是得意洋洋地指着那位老将向关羽炫耀道,"此乃吾部中郎将黄汉升,双臂各开三石弓,百步之内必穿杨!"

原来坐在刘磐身旁的老将正是后世赫赫有名的蜀国五虎上将黄忠,黄汉升。后世民间传诵的蜀国五虎上将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其中年纪最大的黄忠可谓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话说,黄忠乃南阳人,初平三年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辅佐当时才二十岁的刘磐。中郎将一职虽在西汉负责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但在汉末,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黄忠就这样顶着中郎将的军职在刘磐帐下一待就是十年,没有升迁默默无闻。并且依照原有历史进程,他恐怕还需跟随刘磐蹉跎数年。待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曹操降下荆州,以黄忠代理裨将军,仍然在长沙郡仕官,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不过仅仅一年后,曹操兵败赤壁,北归豫州,刘备趁机占领荆州,率领赵云等将南征湖南长沙。长沙太守韩玄向刘备投降。黄忠也随从韩玄投降,归于刘备帐下。也正是从黄忠投效刘备那一刻起,这位蛰伏数十年的老将终于找到可以一展其所长的舞台。在随后的岁月里黄忠屡建奇功,刘备称汉中王后更是封其为后将军,赐关内侯。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此刻的黄忠还只是刘磐麾下的一介部将,虽在荆州有些名气。却终究比不得人称“万人敌”的关羽。而关羽刚才之所以会向黄忠敬酒,主要还是从对方的身上感受到了宿将的杀气。至于狐假虎威的刘磐。关羽则是完全不屑一顾。刘磐见状自是怒火中烧。想他在刘表军中好歹也是众星捧月的人物,何曾受到过如此羞辱。若非慑于关羽的威名,刘磐非找他下场好好比试一番,挫挫对方的锐气。

想到比试,刘磐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旋即再次举杯。“黄将军乃吾部第一猛将,不知关将军可敢与黄将军切磋一二?”

建安七年六月,就在赵云掀开幽并大战序幕的同时,远在荆州的刘表也终于迎来了,起兵抗曹以来第一支前来救援的盟军——刘备部。()话说按原有历史进程,曹操本该于建安六年亲自领兵征讨刘备,刘备不敌往投刘表。刘表得信后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命刘备屯于新野。而在眼下的时空,由于蔡吉乱入,刘备非但没有颠沛流离,反而以一方诸侯之姿莅临襄阳会盟。至于刘表对雪中送炭的刘备更是推崇备至,其不仅像历史上一样亲自领百官出城相应,还在襄阳城内摆下盛大的宴席为前来助阵的刘备接风。

钟鼓齐鸣,丝竹悠扬,刘备端坐高堂眼看堂下美姬宽袍舒袖,翩翩起舞,只觉得自己恍惚间已然置身瑶池仙境。掐指算来刘备上一次欣赏此等雅乐之舞还是在五年前的许都。那时的他正委身于曹操帐下,即迷茫于自己的前途,又害怕遭曹操暗算。哪会像现在这般有心思欣赏歌舞。

不可否认,刘备在骨子里是个好享乐的人,他喜欢犬马、喜欢美乐、喜欢华服。但是为了复兴汉室,刘备这些年硬是割舍了以上诸般喜好,节衣缩食,招兵买马。如此这般方能有今日手握重兵,与刘景升平起平坐的待遇。所以当堂下美姬一曲舞罢,刘备很快便从靡靡之音中恢复了常态,转而手捧酒樽向刘表敬道,“使君兴仁义之王师,逐君侧之恶人,实乃大汉弘股之臣。备在此代天下百姓敬使君一杯。”

虽说眼下明明是曹军主动南下团团围住了襄阳、新野,刘表却依旧被刘备一番奉承捧得眉开眼笑。但见其举杯回敬道,“玄德乃当世人杰。帐下更是英才济济。今日能得玄德相助,理因由孤敬玄德才是。”

言罢刘表也不等刘备推辞,当即便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其实刘表这话倒也不算是单纯的客气。刘备此番北上,武有关羽、陈到助阵,文有徐庶、简雍辅佐,虽仅有兵马一万五千余人,但贵在精锐。反观刘表号称拥兵三十万,真正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亦不过两三万人,其余兵马不是临时强拉的壮丁,便是早该裁减的老弱之辈。这等兵卒隔着城墙尚可固守。一旦出城便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当然在与曹操对峙的数月间,刘表也不是没有派过兵马主动出击。可怎奈曹操帐下猛将如云,许褚、典韦、夏侯渊、徐晃各各都一骑挡千的勇猛之士。因此在折损了数员战将之后,刘表只得困守襄阳、新野两城。眼睁睁地坐视曹军将汉水以北的郡县逐一攻陷。事实上,若非刘表部在水军上占有优势。握有汉水要道。襄阳、新野两城怕是早在曹军的步步紧逼之下成了两座孤城。

眼见刘磐故意挑拨关羽同黄忠比试武艺,一旁的大公子刘琦不由皱起了眉头,再怎么说刘备都是他请来的盟友。若双方因比武萌生不快。那岂不是落了他刘琦的面子。于是刘琦当即便出言阻止道,“接风之宴,不宜舞刀弄枪。”

可是刘磐素持武勇,那会将文弱的刘琦看在眼里。但见他一个抱拳朝着刘表朗声进言道,“今日之筵,既是接风宴,也是会盟宴。殿前比武既能切磋武艺,也可振奋士气,还请使君成全。”

刘表被刘磐如此一唆使当即也来了兴致。虽说外界对关羽的评价极高,可评价终归是评价,怎及得上亲眼所见来得真切。更何况刘表还指望关羽替他解决曹操帐下那一票悍将呢。于是他当即便回头向刘备问道,“左将军,汝看如何?”

所以在刘表看来,刘备带多少兵马来都没关系,只要他将他那两位人称“万人敌”的义兄弟带来,就足以抵得上数万大军。可惜的是刘备这次北上仅带了关羽随行,他的另一个义兄弟张飞则被留在了后方坐镇庐江。不过想到刘备帐下的另一员大将陈到曾与曹军的许褚、齐军的赵云联手诛杀吕布,想来武艺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刘表不禁稍稍安下了心来。于是在敬完刘备之后,他又向一旁的从子刘磐使了个眼色。()

刘磐现年三十岁,生得鼻直口阔,虎背熊腰。是刘表一族中少有的武勇之士。因此年纪轻轻就被刘表委以重任,其先是驻守长沙攸县,后又调任武陵,在荆州也算是颇有威名。此番刘表将刘磐调来襄阳,一来是前线确实需要战将,二来也是为了向刘备彰显一下己方的实力。

刘磐得了刘表暗示,当即端起酒杯,朝着对面少言寡语的关羽面前敬道,“在下刘磐,素闻关将军有万夫莫敌之勇,今日有幸能与将军并肩杀敌,磐在此先干为敬。"

哪知关羽却仅是端起酒杯朝刘表拱了拱手,并没有喝酒的打算。见此情形,刘表帐下的文武皆露出了不悦之色,刘磐的脸色更是彻底黑成了锅底,直看得一旁的刘备在心中暗自连声叫苦。对于关羽的脾性,刘备比任何人都清楚,忠肝义胆、侠气干云,同时却又刚而自矜、不擅作伪。其之所以不同刘磐喝酒,多半是觉得对方只是仰仗家世的世家子弟,没资格同他关云长并肩而战。

关羽这样的脾气固然值得深交,但也极其容易得罪人。这不,还未等刘备出言调和,坐在刘磐身旁的一员部将已然拍案而起道,"关将军不愿与磐公子饮酒,不知老夫可有资格敬将军一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