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中华苍穹 > 第四百二十三章 骑兵的战争

第四百二十三章 骑兵的战争(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其实参谋本部也不完全是相当然。俄军被我们如此压着打也不想着要主动进攻一次。其战斗意志确值得商榷呀。而且真能做到全歼俄军这对我国也是极其有利的。只是我军兵力不足,而且现在重拟计划的时间也不够呀。”

“够。怎么不够。三个骑兵师不是预留作为追击主力的吗?现在把他们派上去,以其机动性在鄂木斯克外围来回清扫。做出围剿之势,其它部队按原计划行事――”

“驾――”马鞭挥起,便是万马奔腾。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壮士晾鹰森勇气,将军射虎老边才。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万马奔腾,一如疾风掠过眼前,又似彩云飘向天边。三个骑兵师兵分三路,大张旗鼓的朝鄂木斯克后方猛插过去,一路上过村屠村,遇镇毁镇,蒙古骑兵们像他们祖先拖雷那样一路向西杀去。与此同时,沉寂已久的中国人特种部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包括乌法和叶卡林那堡在内的城市和乡村,对俄军的指挥、交通、仓库进行大规模的破坏行为。

中**队居然已经深入乌法这样的俄国腹地内,对一切军事单位进行无差别的破坏?!这是尼古拉二世不能容忍的。其实不用尼古拉二世下旨,阿列克塞耶夫在得知道中国骑兵的暴行后就已经后悔没有发动反攻,所以他立刻将手下最精锐哥萨克骑兵就派了出去。

阿柴尔,额尔济斯河上

第十六座简易桥梁刚刚搭好,工兵团长清秋擦了把汗,指挥着兵工们对桥梁进行最后的检查,然后示意正在等候过桥的步兵们可以缓慢通过。

桥梁虽然简易,但结构坚固。采用拱桥结构,钢结构模块化,只需依照图纸顺序组装起来,就是一座坚固的桥梁,足以满负荷通行装甲部队。整个桥梁施工的最大难度就在两岸的承重面上,其它不过拧拧螺丝而已。四天里,二个半工兵团日夜施工,一共搭建起十六座桥梁,加上阿柴尔原来就有的两座桥梁,这十八座桥梁日夜不停的通行军队。袁寿山集群的十七万大军如今已经基本过河,剩下的后勤辎重也将逐一通过。

当装满燃油桶的卡车从桥上缓缓通过后,清秋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工兵部队五天里不眠不修的工作总算可以告一段落了。放松下来的清秋躺在河边也不管太阳当头就打着鼾睡着了。

自古来大军渡河就是最危险的时候,一但敌军突至,开阔的河流轻易就将大军截为两断前后不能呼应。尤其是对待总兵力多达四十万的俄**,一但俄军分兵一半强攻至此,大军危亦。不过梁华殿兵团在正面给阿列克塞耶夫足够的压力,冲天的炮火如果进攻的前奏曲一样让阿列克塞耶夫不敢分心他顾,加上留驻阿柴尔的第一师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让大军渡河的安全性大为提升。但也不能不防,更何况过河诸部需要重新集结、安排驻地。先过河者需要构筑防御工事,后过河者要有序推进。十七万大军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巨大工作量的单位。

骑兵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机动性,穿插分割、破袭突击这些才是骑兵该干的活。所以阵地战尤其是防御性阵地战,骑兵一点作用也起不到。所以阿列克塞耶夫早早就把骑兵全部派到了后方去,也正好躲过了中国的空袭和炮击。但堆集有鄂木斯克各类物资却是损失惨重,如今正紧急从后方调集各类物资重新补充前线的时候,中国骑兵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威胁到鄂木斯克俄军的补给线,一切被中国人切断,那俄军连饭都没得吃。所以阿列克塞耶夫将他麾下全部四个骑兵师派了出去。

在荒芜的西西伯利亚大草原上,两国骑兵就如同捉迷藏一样来回奔跑。中国骑兵没有具体的目标,凡是在荒原上走动的人员和车辆。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内。他们的任务是扫荡,他们的作战理念就是以战养战。碰到了小村镇就冲进去烧杀一翻。同时补充必要的物资,要是碰到防备完善的大型城镇就绕过去。遇到小股军队就歼灭。遇到硬点子就跑。没有具体的目标,就没有战术可言,出击的时间和方位跟本就是凭借指挥官一时兴趣。也许今天指挥官天才亮就下令出击,也许指挥官想睡个懒觉那就等到吃完中饭再出击。也可能今天以连队为单位洒出去,也许明天就是整师集体朝一个目标进攻。

中国骑兵行动的随机性,给俄军哥萨克骑兵指挥官米哈伊洛维奇造成了极大困扰。他跟本无法从无数的被攻击的信息中找到中国骑兵的位置,也就无从进行歼灭战。他也曾将军队四散开来去寻找中国骑兵主力,但每次小规模遭遇战中,中国骑兵总是能很快招来援军。原来还有优势的哥萨克骑兵立刻被四面八方冲出来的中国骑兵给砍碎。如果是大部队遭遇到中国骑兵,他们则立刻掉头逃跑。好不容易抓到几只中国骑兵小分队,也什么都问不出来。

灵活中国骑兵让米哈伊洛维奇企图尽快决战的想法破灭,为了保证后勤补给的安全,那就要想办法压缩中国骑兵的活动范围。分散军队很容易被灵活的中国骑兵给个个击破,其损失惨重。加强单支出动的军队又会拉大各部队的间隙,给中国人以可趁之机。寻找中国骑兵主力位置成了米哈伊洛维奇无解的问题,三天后,灵机一动的米哈伊洛维奇派出一个师专门保护物资的运输。其它部队干脆收拢起来,以师为单位在草原上高速出击,以绝对的兵力优势一只只的将中国骑兵小队给吃掉,米哈伊洛维奇不信中国人还敢分兵。只要中国人不分兵。总有机会进行决战。

五天,五天时间里中国骑兵部队遭到了重大损失。一共损失了近三千人,还有数只连队联系不上。虽然给俄国人造成了不少于四千的伤亡,但中国骑兵军司令孛儿只斤确实坐不住了。这样一比一的交换不是他的目的。

为了安排这十七万大军有序过河就已经让袁寿山焦躁不安,但现在他已经顾不这些了。他正对着地图咆哮:“什么叫全歼鄂木斯克俄军?参谋本部的参谋们脑袋里装的都是屎吗?”

作为独立负责过东北这一个战区的袁寿山,看问题当然不会仅仅局限在军事层面。他很清楚全歼鄂木斯克四十万俄军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如此一来,中国无论海陆空哪方面的军事力量都足以让世界各强国小心应对,这样对战后中国争取应该有国际地位和政治利益,都有着无比巨大的影响力,因为经此一战后,没有哪个国家再敢单独扬言对中国宣战。中国自然就可以借大胜之机加强中华帝国对亚洲的控制力,从而恢复中华自古以来的势力范围。

可问题在于,即使受到空袭和炮击损失再惨重的俄军至少还有三十万人吧。参谋本部让他用十七万人去包围三十万敌军。还要全歼?就是三十万头猪他也抓不光呀。

“以装甲师为先导,集中力量攻入俄军纵深,将俄军切割并歼灭一部。同时借着装甲师无从有效克制的优势四下出击,引发俄军溃散,然后尾随掩杀。围三阙一是最早就定下来的战略,而此时战局也是最优选择。参谋本部战前突然改变战略又未加任何说明,是否朝局有变?”参谋长张作霖显的忧心忡忡。

“有变,当然有变!”袁寿山怒不可遏:“还不是梁华殿那厮,发回去的报告宣称俄军士气低落。加上又有照片为证,参谋本部就相当然的认为俄军已无战意,只需大军一围俄军就会举手投降。就是一百万俄军现在围着咱们,至少咱们也要打一仗吧。更何况咱们是以少围多。真把对方逼急了人家集中力量总能突出一部。md,就算俄军再差那也是军队,是军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