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第355章 巨额财富

第355章 巨额财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然而明末用于市场流通的银子有限,根本不够用。

最大的原因就是那些白银被集中到少数一小撮官商手中。

要么被投资到土地、房地产上,要么被窖藏在地下。

大量白银流入大明,却没有形成新的购买力,创造新的价值,更没有促进创新,反而带来了新的问题。

商品经济的标志就是货币,大明的货币主要就是白银。

明末天灾不断,朝廷想要赈灾就必须有银子。

没有银子即便朝廷有多少计划经济,户部做多少财政报表预算,都是瞎扯淡。

崇祯皇帝的赈灾圣旨送到陕西灾区甚至换不来一个铜板。

大明一直很缺白银,全国银矿一年的总产量只有十八万两。

朱慈烺兴致勃勃的读着山西送来的捷报,此番大抄家共得现银七千万两之多。

其他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以及八大晋商囤积的货物,价值至少两亿两银子。

由于数量庞大,山西整理清查工作仍然在进行。

虽然朱慈烺通过历史知道八大晋商有钱,但那毕竟是历史,并未说他们到底有多少金银财宝。

这次却是真真切切见到他们的财富,让早就有心理准备的朱慈烺都被吓一跳。

百姓也只认白银,朱元璋发行的大明宝钞没用多久就凉了,再先进也没用,不管多么牛,都要按照经济规矩来。

因此大明在隆庆开关发展海外贸易时,要求外国商人支付白银换取商品。

隆庆开关后大明赚走了当时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加上走私和其他渠道,可以说大明拥有了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一半,然而为什么还是没钱没银子呢?

大明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经济越发达,需要的白银就越多。

大明隆庆开关以来,这七十年来通过海外贸易流入大明的白银总数,据说有三亿五千三百万两左右。

现在全世界的白银总量也就十亿两左右,,八大晋商手中的现银居然占了大明全国总量近四分之一。

难怪后世经济学家说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没钱,财政赤字太多,收入没有花的多,最后彻底垮台。

明朝的灭亡并不是简单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占了重要的因素。

大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自隆庆开关到崇祯上位的之时,商品经济已经发展的十分发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