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第733章 崖山之后无孔家

第733章 崖山之后无孔家(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1938年,曲阜沦陷,孔令煜立即宴请倭国入侵头目田嵨、久保添、冲田、鲇川、漆谷、奈良等人,以加强“华夏倭国友善”。

纵观孔府历史,越是外夷戎狄,越是恩赏有加,元成宗上台后封孔丘先生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代顺治皇帝当政之初,更把孔子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使这种逐步的吹捧,终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孔府也跟着沾光无限。

事实上孔府有时还是知恩图报的,比如清廷被推翻近百年后,孔府依旧牢记大清恩德。

他们穿着旗袍马褂给祖宗上猪头,据说直到现在,孔家用于排辈的字还是乾隆所赐的呢!

后世倭国入侵时,山东孔家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朱家待他那真是没得说,此公本非嫡传,却不但受封衍圣公,还先后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可谓君恩如山。

可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远着的时候,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

哪晓得这回换主急了点,没几天,大顺军跑了,来了建奴大军,这位三姓衍圣公知错就改。

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

表示“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

孔家历代都为统治阶级服务,各种受封,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封建阶级的中坚力量,不管鞑子元清,谁来都一样。

倭国作为封建帝国,当然不会犯傻,过孔府的时候没有大动作,直到西方科学进入华夏的时候,主要反对力量就来自孔家腐儒。

1937年,倭国大举侵华之前,衍圣公孔德成诗兴大发,鼓吹化学和倭国“同文同种”,诗曰:“江川珠泗源流合,况是同州岂异人”。

在曲阜陷落的前一天,孔德成被Kmt“护送”出城至武汉,随即发表抗倭宣言,态度转变之快让人诧异。

留在曲阜的孔家代理人,却做实了汉奸的称号,汪伪建权却进表称颂,终日与倭国驻鲁军官把酒言欢。

接着,为响应清政府发布的剃发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

于此同时,建奴大军正在江阴嘉定等地,屠戮那些抗拒剃发易服的无数百姓。

再后来,为了避清帝胤模讳,三姓公孔胤植改名孔衍植,再度表明了对清廷的耿耿忠心。

三姓公公孔衍(胤)植如此识大体顾大局顺应历史潮流,怕是连汪精卫吴三桂之流的也要伸出大拇指啊!

孔家如此识相,清廷自然少不了封赏,孔府一门更是得势,至于老祖宗所言“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乃教化万民之语,非孔家治世准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