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从荒野乞活到成为霸主 > 第九十六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九十六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穿越这条小路的过程中,最前面带路的向导,虎孩中的哥哥和聂云等人,需要人手一根木棍压倒人高的杂草开路,队伍紧接的第二梯队的甲喑等队伍最强壮的精锐前锋,则次第用着干戈和佩剑,扫击清除着向导遗留的木藤顽石等硬物,为祁连等中军大队,和其后集中驮运看管辎重的后勤辅兵,扫清最后一丝障碍。

当然,还有竹竭亲领的一个什,坠在队伍后稍远处,充作后卫殿后,但目前看来,更多的作用是收容不时掉队的兵卒和马匹。

可即使祁连所处的中军已经算是最轻松的位置了,祁连等人要时刻注意着不被前锋漏过的其他那些野蛮生长的杂草的尖锐叶片划伤,并且忍受此处超出一般沼泽的恶臭、闷热和潮湿。

而各种蛇类和鳄鱼却最喜欢这种环境,比如前锋刚刚才杀死了一条头铁不避人的网纹缅甸蟒,吓跑的蟒蛇鳄鱼就更不知多少了。

就这还是出发前祁连就充分考虑了防蚊防虫准备,才省去了跨越沼泽的最大麻烦,用艾草薰到发苦的衣裳、皮肤裸露处的防蚊河道红泥、一路烧没停过的闷制香蒲、其他杂七杂八防蚊植物的汁液…能想到的手段办法,祁连都用上了。

“二八定律”是指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最精华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这是一个广泛适用和可延展的定律准则,用来解释目前整个华夏大地上广大区域中的点状城邑和人口局部富集的分布现象也很生动准确。

比起此时齐国临淄一座城就四万余户,二十万人的恐怖规模,周边诸国的首都人口都只能算众星拱月的几颗星,而比起中原城池密布的城市圈人口,东南西北的晋、秦、楚、燕、蓟的加起来的城邑人口又只能算差强人意,而这方圆号称两千里、人口数万的大陆泽虽是此时天下九泽之首,和晋秦楚燕相比就都算是九牛一毛,和齐国相比那就是九牛一毛上那个一毛的毛尖尖了…

所以此时以大陆泽为代表的黄河济水之间的泛滥沼泽区,在诸夏眼中的确已是再恶劣不过的“无人区”了,但其实根据凡事都有的“二八准则”,大陆泽湖泊周边的环境就还好,即使暂时不适宜农耕,却也能凭借丰富充足的动植物资源养活泽中大部分游猎、采集人口。

可祁连现在正在穿越的这片彻底分隔封山等太行山余脉和河北低地沼泽平原区的“高位沼泽”,也称贫营养沼泽,就真是无人区中的真·无人区,大陆泽中那个“八”里面都算“八”的险恶之地。

否则一直在队伍不远处徘徊逡巡的蚊群一旦大面积扑上来,今天陪祁连走这条路的兵卒,大部分都逃不了得疟疾的下场。

可是即使祁连自问是用尽一切办法来防蚊防虫了,蚂蝗和不时跳脸钻耳朵的不知名飞虫还是持续地折磨着祁连的队伍。

而这种地方的路,已经不能叫路了。

古人云,双马之车可过称道,一马之车可过曰途,单马可过叫径,只容人过的为蹊。

祁连现在走的就小径就介于蹊和径之间,跋涉起来十分艰难。

除此之外,这条小径区别于大道的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甚至不是人走出来的。

祁连正牵马步行的这一段狭窄干岸,遍布着兽蹄蛇迹,什么动物脚印都有,就是没有人的痕迹,严格上来说这条路就是不知道多少动物用了多少年才踩实的一条兽道,它被夹在两边沼泽之间,掩映在道边又高又尖的狼尾草之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