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63章 袁绍丧母

第263章 袁绍丧母(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听完这样的解释,吴咏也想起这些结论好像经过后

世现代医学的证实。

大雪节气之后就是冬至,即将迎来“三九”天气。也就是说,大雪节气来到,意味着气温越来越低。古人认为,天寒地冻、万物蛰伏,自然界的生物都蛰伏起来,而在冷暖交替之时,人的抵抗能力较差,很容易生病!

冬至节气,意味着开始进入寒天,万物都在休整,人体阴气渐旺阳气转弱,免疫力也随之下降。人自身抵抗力差了,病毒的活跃性却越来越强,因此冬至前后是疫病

的发展期,所以说“发于冬至”。

生于小寒,老话常说“冷在三九”,而三九多是在小寒这个季节,还有“冷在三九”之说。此时冷气积久而寒,污浊之气滞留!

长于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它是一个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病毒在此时也处于积蓄中。

时间很快来到熹平二年的三月份。

这段时间,因为疫病肆虐的原因,吴咏一直呆在家里潜心读书。因为有众多美人的陪伴,倒也不觉得无聊。

偶尔张机也会过来与吴咏探讨疫病方面的知识。

这日,两人再次相聚。

张机感慨说:“古人云:疫病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马上要到清明了,很多地方的疫病也在慢慢消失,再有几日,百姓又能恢复正常生活了。”

盛于立春,立春万物起始、阳气开始上升,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开始了蓬勃的生长,同样也是病毒的高发期。

弱于雨水,此时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病毒也会逐渐消散。

俗话说“盛极而衰”,到达顶点之后,马上就要走上“下坡路”。惊蛰时节,春回大地,春雷滚滚,气温升高,万物复苏,人体经过一个冬天的收藏积蓄,实力复苏,三阳开泰,免疫力增强,不容易受病毒袭扰。再加上气温升高也有利于降低病毒活性,所以说“衰于惊蛰”。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当人体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时,病毒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疫病自然也就终止。

而清明时节,气温进一步上升,人的体温也逐渐升高,自身抵抗力更强。与此同时,病毒的活性也不断减弱直至消亡,因此古代瘟疫多在清明前后就结束了。

吴咏一愣,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不由惊讶问道:“世兄可知为何有这样的说法?”

张机想了想,开口解释说:“先贤怎么总结出来的,为兄并不是很清楚,但我觉得这些结论很符合疫病的发生和消亡的时间。”

接下来,张机进一步解释。

吴咏听后也是恍然大悟,觉得十分有道理。

首先为什么说疫病始于大雪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