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66章 汝南月旦评

第266章 汝南月旦评(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时,许劭突然开口道:“接下来评人,汝南汝阳的袁绍,请诸位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有人立刻抢先说道:“袁绍能为母守孝三年,真至孝之人也。”

近些年发生的两次党锢之祸,其中,党锢核心人物的“三君”中有汝南陈蕃,“八俊”中有颍川李膺、杜密,“八顾”中有汝南范滂、蔡衍,“八及”中有汝南陈翔,汝颍名士之多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另外,还有四世三公的袁氏、世家大儒的应奉等。

许劭、许靖所在的许氏家族也是一流的世家大族,其祖上自许敬至许相三世皆位列三公,旁支许慎更是赫赫有名的《说文解字》的作者。

汝南袁氏、应氏、许氏等世家大族,或为世代显宦,或为经学世家,且文化传承均达百年以上。

在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平舆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在清河岛上开办了一个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不虚美,不隐恶,不中伤,能辩人之好坏,能分忠奸善恶,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评之列。

今天是四月初一日,也是汝南“月旦评”品评乡党人物的日子。

每年的第一天叫元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月旦,评就是评论,这就是月旦评的由来。

其实品评乡党人物并不是月旦评的首创,而是由来已久。

东汉中后期,由于皇帝年龄偏小,导致皇权一直处于动荡当中,非常不稳定。小皇帝带来的恶果就是权力大多被外戚所掌控,当小皇帝成年之后,想要摆脱外戚约束之时,多半会借助身边近臣宦官的势力,反过头来对外戚打压,宦官手中又掌握了朝政大权,这样的外戚宦官专权的局面循环屡屡出现。

在这种不稳定的政局当中,朝堂之上的优秀人才大批流失,亟需补充新鲜血液,从西汉就开始实施的以地方基层组织为单位的“乡举里选“,“乡议清议“的选举制度却出现了许多弊端,难以向朝堂正常输送人才。

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名声大振。一时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

此项活动,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

一时,也被有心人称“月旦评”或者“月旦品”。

今日吴咏与曹操一起乘船登上清河岛,过来看看这月旦评是否跟传闻一样,“所称如龙之升,所贬如坠于渊,清论风行,高唱草偃,为众所服。”

因为他们来得晚,所以并不清楚之前说了什么,只是混迹在队伍中,听着几个在辩论,辩论完之后,便是坐在上首的许劭和许靖来总结,并没有分输赢胜败。

由于不满宦官外戚专权而被排挤到民间的士大夫们,对于无法参与国家大事决策的现状,内心之苦闷可想而知。他们只能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在民间组织品评活动,品评朝野上层人士的诗文风采、品行风貌。

月旦评的诞生之地是在名士大郡的汝南。

时下的汝南居于政治经济极为发达的地区,民间风尚,百姓教化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而汝南、颍川一带,更是人才辈出,英雄驰骋,有“汝颖固多奇士”之语。

就学术而论,自东汉初至顺帝年间,汝颍地区曾涌现出一批经学大师,汝南戴凭、钟兴、许慎、周举、蔡玄,颖川张兴、丁鸿等均蜚声海内,他们或是享有“五经无双”、“五经纵横”之美誉,或者招收弟子成千上万,为一代宗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