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穿回古代搞刑侦 > 19.认清哥舒……

19.认清哥舒……(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庭渊“教育资源垄断在贵族手里,如果他们手里不再垄断教育资源,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差距就会逐渐缩小。光靠扶持上层的平民学子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里,基础教育是私人的事情,只有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才有国家干预,导致众多学子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百姓的知识水平分为两个极端,不识字的占大多数。

哥舒琎尧“提升基础教育很难。”

因为哥舒琎尧祖上是与女君共事的,传承的是女君的理念。

比起朝中的各种贵族,哥舒他们更像是女君留在世上的火种和希望。

庭渊问“那如今的青天书院如何”

哥舒道“如今青天书院招收学子会要求他们上报家庭情况,三代以内在朝为官者,对他们的录取门槛会比平民学子要高,八成是平民学子,两成权贵学子,正是因为有这个门槛在,权贵学子反倒不敢轻易入青天书院,而是选择进凤鸣书院,凤鸣书院现在被京州求学的学子戏称权贵书院。如今的青天书院虽然已经背离了女君的初衷,不再完全凭借名次录取,但更多地保证了平民学子的利益。”

庭渊想了一下这个事情,换作是他,他也拿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事情发生在景照十一年七月,那年我十三岁,凤鸣书院建立六年,那时的凤鸣书院经过几年沉淀,录取了一大批平民学子,其中就有在现在书院教书先生,景照八年科举许多平民学子鱼跃龙门入朝为官,触动了贵族的利益,于是上层贵族联手,在糊名纸张上动了手脚,靠近烛光便能看见名字,用这种手段淘汰了许多平民学子,刷掉的人中不少都是公认有望中二甲进士的学子,因此这些学子联名,找到了景郁的父亲当时的忠诚王,忠诚王根据学子默的考卷,拿去与当时的考卷一一核对发现了问题,这才牵连出朝中一众权贵,有了这惊天动地的科举舞弊案,随即于八月安排重新补考,部分平民学子因对朝廷失望,放弃了补考的机会。”

庭渊“其中部分放弃补考机会的学子就在咱们希望书院任教吧”

哥舒琎尧点头。

“凤鸣书院因此流失了许多平民学子,景照十四年,我十六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魁,公布结果后,很多人都觉得不可置信,而当年青天书院的平民学子,我父亲的同窗,或是我父亲的学生,许多都在朝中地位显赫,以青天书院为首的平民学子们被称为青天派,也就是现在文人说的清流,凤鸣书院恶行在前,一众平民学子和清流官员重新联名上书,要求重开青天书院,广招天下学子,而我作为青天书院创立者的直系后人,又是魁首,我父亲又是青天书院四代院长,于是我便成了青天书院五代院长。”

“随后一路高升,十八岁官至丞相,当我发现自己身居高位,却无法顺利推行新政,每天就是和那些权贵耍嘴皮子,在朝堂之上消磨时光,于是我一气之下,把他们所有人都打了一顿。”

广招学子不作限制肯定会和十多年前一样,平民学子成了贵族学子的垫脚石。

现在设立了门槛,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平民学子的利益,也是在从一定程度上削弱权贵的势力。

但这样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继续如此,权贵和平民之间的分歧会越来越大,到最后会必不可免地爆发冲突。

庭渊道“科举公平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方法。”

哥舒琎尧和伯景郁郁看向了他。

庭渊“”

这还真是简单粗暴。

庭渊“那你来居安县,是因为你打了那些权贵”

哥舒琎尧道“是,也不全是,我有先帝御赐的打王鞭,上打昏君下打逆臣,即便他们联名上书弹劾我,我也不会受到影响,是我自己不想在京中与他们做无意义的纠缠,自请下放,刚好居安城县令因病去世,我就来了这里。”

听哥舒说完过去的这些事情,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哥舒会和他有相同的理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