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罗衣欲换更添香 > 罗衣欲换更添香 第77节

罗衣欲换更添香 第77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江坊街连着护城的河水,水陆纵横交错,街上酒楼乐坊最多,常常是歌女们歌喉圆润的妙音中忽然传来两声船夫粗犷的吆喝声。京城汇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食客、游客,所以是酒肆茶楼生意总是很好,客流络绎不绝。为了节省陈设空间,所谓中等雅座,不是上好的私密单间,而是多以绘有山水花鸟的屏风、竹帘相阻隔的半封闭式席座。

第220章

今天出行我只带了花囍和李良堡。但刚出宫门时, 我便让花囍回家亲了。听说姜嬷嬷主动请辞了刘府的差事儿,用花囍在宫里存的月例和我平日赏赐的银钱,于京郊置了一处小宅子。熬了半生, 终于不再为奴为仆了。

花囍心照不宣地笑了,极小声应着,“听说赵淑妃的父亲赵粤大人早前秘密去找了礼部的林熙斌,说什么十二月二十日是大凶之日,意图借礼部尚书之口,向皇上和太后建议延迟封后大典。却不想,娘娘您能三言两语化险为夷,不但没有推迟典礼,还把日子给提前了。也难怪淑妃娘娘气得跳脚呢。”

*

再过两天就是中秋佳节了。翁韫带着苏州产的渭塘淡水珍珠进宫,孝敬给了太后和几位老太妃,临行前又与我在御花园散了散步,邀我中秋之夜一同逛逛民间的灯会。

我笑着婉拒道,“虽然我也很想去宫外赏花观潮,点个灯笼,喝喝小酒,但中秋那夜有宫宴,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作为后宫妃嫔如何脱得开身?”

翁韫有些失落,“哎,那真可惜了。逢春姐姐你是不知道呢,今年中秋,烟火商会把全大翁朝的商贩汇聚在了京城,举办比赛,争夺天下第一烟花这个名号,到时候一定会很热闹的。”

太后欣慰地笑了,握了握我的手,随后便吩咐李金泉去漪澜殿把皇孙抱过来。

没一会儿,穗欢姑姑也从外头回来了,她有些为难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朝太后无奈地禀告道,“太后娘娘,封后大典咱们不是初拟在了十二月二十日吗?可是礼部那边却说那天不是个吉利的日子,希望您另选黄道吉日。”

礼部之所以想否这个日子,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因为前些年给叶知秋行公主册封礼的时候,挑的也是十二月二十日。叶知秋下场不好,不得善终,礼部林熙斌等人谓之不吉。太后亦有些迷信,很是犯难,一边觉得在女儿的生辰日为她戴上皇后凤冠作为礼物最圆满不过,一边又担心沾染叶知秋的晦气和不详。

见此状,我做出通情达理的样子,敦敦微笑道,“太后娘娘,礼部也是好心,那便重新拟定个吉日良辰吧。臣妾前些天恰好听皇上说了,十一月十五日乃黄道六神值日之时,无论嫁娶、祈福、求嗣,诸事皆宜,又恰逢花好月圆之夜,寓意美好,最适合操办吉隆之喜。皇上一向敬重太后娘娘,因您择了腊月二十那日,便想着顺您的心意好了,所以才按下没说。”

眼看又快是新的一年了,将近年关,太岁交接,万象更迭,事事都堆着清算。若封后之事拖到明年,恐生变数啊。既然不能十二月二十日,那便更提前吧。反正,无论如何,都别再节外生枝了。我如是想着。

“虽然夜里的时间不允许,但是白天我还是能抽出身来的。”不忍辜负她的盛情,我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咱们下午的时候去泛舟听曲,赏花卖灯笼也好啊。”

“是吗?那也不错!我也好久没有去集市上逛逛了。这两年京城里卖的小灯笼,流行的都是苏杭的款儿,咱挑些好的回来,送给我的语行大侄儿。”翁韫两眼放光,似待嫁前那般活泼。只若不联想到内宅争风吃醋那些个糟心事儿,她便永远是个明媚的少女,而不是狭隘深闺中失了光彩活力的怨妇。

“不过...”我话音一转,“出宫前还是得先请示下你皇兄。”

“这是自然。他若不同意啊,我就去他那儿软磨硬泡。”翁韫摆出势在必得的架势。

在征得翁斐的点头之后,我与翁韫约好中秋那日下午在宫外的江坊街碰面。原以为只是一次寻常的出宫,不想却遇到了很久很久未见的刘清慰。

太后听了我的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无后顾之忧,“很好,那就十一月十五日吧。不过,以后每年十二月二十日那天,哀家还是要为你庆生的。只是得委屈你了,不能光明正大地操办。”语末,更是止不住满眼心疼。

我懂事点点头,反开始宽慰起了她。

*

一场绵长的秋雨催熟了桂花。众妃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的一路上皆有桂子的馨香。我将要到宁康宫时,却见淑妃在宫道上打骂奴才。

顿下脚步,端看着远处气急败坏的她,我朝身边的花囍道,“淑妃是怎么了?都入秋了,火气还跟夏天的太阳一样那么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