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仙门 > 第二十二章 分封诸侯

第二十二章 分封诸侯(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爵位也参考古例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更低级的不是朝廷封的,可以由各大小诸侯来封,暂时拟正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大诸侯,另有三十六路小诸侯,各级诸侯可以拥有限定数量的兵马和文臣武将,属地中的人才和家族中的优秀子弟,可以在自家组建的小朝廷里当官,能力强的再推举到周全的大朝廷。各级诸侯和爵位有具体的权力、军队、占地大小等限制。。。。。。

以洛阳为中心,方圆约一千里的地域是周全直辖的国土,蓄备最优秀的人才,为周全献计献策,训练最精锐的军团,作为国家的王牌军队。

朝廷中的高官虽然拿高工资,地位很高,却是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主要是建议权、监督权、设计权、规划权,最终决定的还是周全,周全不同意,他们什么都做不了,还不如皇室辖区内管理实际事务的小官有实权。这样一来,下面有实权的人有人管着,上面管人的又没有实权,可以有效的避免**的产生——目前肯定是没有**,谁敢在天降神人面前**啊?但日后时间久了就难说了。

皇家的军队称为“王师”,分为皇宫禁卫(包括守卫和仪仗队)、皇城治安兵、正规作战部队等。对内维护皇室的尊严,辖区的内治安,威慑诸侯;对外威扬国力,抵御入侵,征伐外国等。周全可以随时调用各大小诸侯的兵马和将官,如果还解决不了,就要动用王师了。

这一系列东西要整理出头绪来可不是容易的事,周全头都大了,若不是有褚如梦、公孙薇、庞易等人在帮他弄,就是杀了他也没办法,当皇帝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快五斗米教就通告天下,要废黜伪帝司马昱,另立新君。五平米教内部自然呼声极高要周全当皇帝,贫民阶层也极力支持,什么“万姓表”、“请愿书”递上一大堆,都是要求周全上位;冉闵召集他的旧部代表黄河以北的势力支持周全,愿听从周全的收编和调度;桓温、谢安也公开了支持周全称帝,代表江南这边的军事势力,特别是豪门体系的支持。

周全与司马聃的约定还没对外说出,东晋各豪门大族见风头不对,立即开始跟风,争先恐后表明立场,支持周全称帝,并且大力宣传,说周全立下了如何多的丰功伟业,如何的英明神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降神人,本就是真命天子。马屁拍得比谁都响,无非就是希望讨了周全的欢心,能够保有自家的利益。

此外各地的佛教、道教等各宗派的领袖,如道安、支道林、吴猛等也声称周全上应天命,下合人心,早前的七星联珠光照山阴就已经预兆了这一点;八门遁甲城内虹光冲天,民间流传的童谣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司马昱惶惶不安,周全还没找上门去,他就吓得在皇宫内上吊自杀了,周全也不与他家里人为难,宫人大部份散去,他的家属回到王府等侯判处。

众望所归,水到渠成,于是周全不再推辞,决定登基为皇,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登基事宜,以及各地区的划分和管理问题。

五斗米教的总体结构依旧保存着,教主也是周全兼任,但各治各部人数大量削减,原先的精锐部队如机动组、神风突击队、鹤鸣治的骨干完全保留,一部份充入山阴总坛,一部份充入朝廷的“王师”之中,编制和藩号有所改变。目前这些人和荆州、豫州的精兵强将大部份在妖雾之外守着,少数在各地清剿流蹿的胡人的流寇;冉闵则带着他的旧部在长城一带守着。。。。。。

一个月后,周全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玄”,不忘出身于道门;年号“民主”,取以民为主之意;五斗米教改称“天师教”,为护国大教,尊周全为天师教主,举国欢庆,大封天下,大赦天下。

他的计划是淮河以南,到鄱阳湖和会稽连接线为止这块近四正方形的地区划给司马聃,算是东边的大诸侯,供司马家族和各王公大臣安身。虽然小了点,大家挤挤吧,各家都把自己地盘缩小一些,反正不会饿死了。建康附近是当时最繁华的地区,但靠近淮河则是不少战乱造成的废墟和荒地,得权的、识抬举的留在繁华的地方;不听话的,看不顺眼的,全赶去淮河边开荒。末落王孙,孤臣遗老,能保命已经是非常仁慈了,不许再啰嗦。

荆州在长江以北的区域,江荆、江夏、长沙这边划给桓氏家族,是次一等的诸侯,地盘也比之前小了些,不过不用挪窝,大部份基础都在,又是好地段,算很给桓家面子了。

谢家据有会稽、庐陵、晋安之间一大片区域,算是东南方的大诸候。会稽之地人才荟萃,其繁荣仅次于建康,再往西南虽然有许多地方是没有开发的,可是这地盘却大得很,比原来谢家拥有的不知要大多少倍。谢家不用挪窝,又增加了可以开发的大量土地,也是大为惊喜——谁叫谢家的女儿是周全的夫人,谢安又与周全有着非同一般的交情呢?

另一大族王姓,沾了邱灵柔和王羲之的光,与谢家处在同一区域,具体如何划分和落户由谢安和王羲之说了算。这些区域归在谢安名下管辖,出什么问题唯谢安是问,对这些大家族除了削减地盘和在朝廷的官员外,不做过多变革。

五斗米教中原意还俗当官,并且有当官能力的,都划分到全国各地封为大小诸侯;有功劳却没有当官能力的,也封个爵位享受清福当个大地主只想修行不愿当官的,可以选名山胜水建立庙宇,开设道场,或是在自己好友的地盘里开坛布道。虽说许多地方参考了古代的诸侯分封治,却又加入了许多新元素,量才而用,量力而行,并不是只凭功劳原有地位来封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