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890章 灭蜀(上)

五代十国往事 第890章 灭蜀(上)(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王昭远在最绝望的时刻,不断重复高呼“运去英雄不自由”,看来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执迷不悟,把一切错误都甩锅给时运,认为自己能有今天、后蜀能有今天,完全是运气太差而已。

赵崇韬,后蜀开国元勋赵廷隐之子,骁勇果断,深有父风,孟昶即位后得以重用。“秦凤之战”,柴荣对深入蜀境进行过试探,被赵崇韬击退,这也是柴荣果断收兵、改为北定三关的原因之一。后来孟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将公主嫁给其子赵文亮。在战斗中,赵崇韬亲手击杀十几名宋兵,最后力竭被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王昭远打算逃往东川,藏匿在某粮仓中,他的确没有吹牛,谈笑间,樯橹确实灰飞烟灭,只不过是自己的。

狼狈孤独的王昭远百感交集,悔恨交加,实在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竟然顿足捶胸、放声大哭起来,涕泪横流,把眼睛都哭肿了。最后,被宋军的追兵追上,押送汴州。

赵匡胤当面诘责,说你为何要教唆孟昶勾结北汉,挑起战争?

王昭远回答说我只是愚忠于主上而已。

赵匡胤随即不再难为他,给了他一个闲职,养在汴州,几年后在汴州病逝。

飞夺漫天寨、奇袭剑门关,本应是一场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但史料对此却只是一笔带过,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细节,说是王昭远焚毁吉柏津、退保剑门关,正当王全斌苦于无路之时,蜀军降卒献上斩关之策,交代了一条“来苏小路”,此路可以绕过剑门关,在关南的青疆店与大道汇合。

于是王全斌玩儿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自率主力抢修栈道,而派骑兵总指挥史延德走“来苏小路”,一举攻克剑门关。

却说自比诸葛亮的蜀帅王昭远,此君一路手挥铁如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诸葛武侯,而当他听说剑门关已经被攻克的消息后,竟然吓得瘫成一团,

“闻剑门已破,遂股栗色战、发言失次。”

诸将都准备聆听他运筹帷幄之中,等着看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呢。万般无奈之下,总监军赵崇韬勇挑重担,为接下来的战斗调兵遣将、部署作战。

据当时参与抓捕的目击者回忆,王昭远被抓时,双目肿胀,涕泪横流,一边嚎哭,一边声嘶力竭地重复着同一句话——“运去英雄不自由”。

这句话出自罗隐的诗作,罗隐在前文有述,唐末江淮地区大才子,因相貌丑陋而终身不得志。他的这首诗作借诸葛亮抒发胸怀: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节选)

全诗最广为流传的就是这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句话通俗易懂,大意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而倒霉的时候,放屁都打脚后跟。

“……上面就是我的意见,请王总指示。”

王昭远瘫坐在椅子上,站都站不起来了。

“将战,昭远据胡床,不能起。”——《十国春秋》

虽然诸葛亮也坐在小车上,但王昭远的这波致敬实在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赵崇韬三战三败,被宋军俘虏,利州也被宋军攻占,利州囤放的八十万斛粮草被宋军缴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