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965章 太祖往事5

五代十国往事 第965章 太祖往事5(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于是有人断章取义,曲解了赵匡胤的意思,比如在讲述《水浒传》的时候,就会把官逼民反的环境跨越百年甩锅给赵匡胤,说太祖爷在开国之初就本着这种对待贪官无限放任的态度,所以到了宋徽宗时,贪官污吏才多如牛毛,民不聊生……

断章取义是历史的天敌。

上文放出的是赵匡胤原话,其本意大家应该一目了然了。

赵匡胤真的对贪污腐败熟视无睹吗?开玩笑,翻看一下《太祖本纪》,看看贪官们的下场就明白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成绩公布后,得进士30人,诸科34人。在落榜生中,有两人获得了赵匡胤赐予的通关卡,被赐予了《三传》出身,这两人是林松、雷说,为什么呢?因为这二人是江南人,当时南唐还没灭亡,他们还算“外国人”,赵匡胤念他们虽然身处淮夷敌国,却有向化之心,“间道来归”,冒着生命危险来我天朝参加科举,实在可贵,所以直接“保送”体制内。

“只许贪污,不许造反”

赵匡胤大力推广文人治州县的路线,在挑选西川兵马都监时犯了难,因为蜀地“天高皇帝远”,路途崎岖险阻,非常适合搞割据,且刚刚被收复不久,群众基础相对薄弱,用儒生恐怕难以弹压地面,用武将又恐重蹈明宗覆辙。

赵匡胤的解题思路就是找一个懂军事的文官,于是向赵普征求合适的人选。赵普举荐了知彭州、左补阙辛仲甫。

辛仲甫文武双全,后周时为大将郭崇威的首席智囊(掌书记),一直如影随形地辅佐郭崇威,直到郭崇威病逝。辛仲甫不仅智谋广远,而且颇善射术,据说郭崇威曾与他笔试箭法,结果辛仲甫技高一筹,郭崇威竟然虚心向他请教箭法,孔明加云长了属于是。

968年,辛仲甫知彭州。当时彭州的城市绿化工作很不到位,道路两旁缺少树木,辛仲甫便在道路两边栽种了柳树,以供行人纳凉,百姓们将这些柳树称为“补阙柳”,以纪念这位人民公仆。在任期间,颇有政声,得到了赵普等高层的赏识。

赵匡胤亲自面试辛仲甫,先测试他的箭法,禁军勇士都要费力才能拉开的硬弓,在辛仲甫手中简直如同儿童玩具一样,又让他试穿几十斤重的重铠,辛仲甫穿上之后身轻如燕,飞一般的感觉。赵匡胤满意地点点头,立即任命他为西川兵马都监,还给他画了一个大饼:“你知道王明吗?他已经走上刺史的领导岗位了,只要你好好工作,很快也会成为刺史节度啥的。”辛仲甫顿首拜谢。

辛仲甫走后,赵匡胤对赵普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后人将其概括为“一百个文官贪污,也不如一个武将造反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大。”其实这还不能准确的表达赵匡胤的本意,他的本意不是“一百个”,而是“全部”,天下所有的官员都贪污也无所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