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辛亥科技帝国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 (上)

第三百三十五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 (上)(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二十一世纪愤青们叫嚣着和曰本经济断交,以为只要不买曰本汽车就能令曰本崩溃,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无疑是痴人说梦,在全球一体化的二十一世界,如果中国敢这么做,首先崩溃的肯定不是曰本,而是贫富分化极为严重的中国!

作为历史类的写手,柴东亮非常清楚,曰本在二战失败之后几乎是一片废墟,人均收入甚至远远赶不上贫穷的中国,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奠定了实业立国的道路,凭借兢兢业业的精神和儒家文化圈吃苦耐劳的传统,一举扭转了曰本货质量低劣的印象,从此之后曰本货大行其道,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看轻曰本制造。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最大奇迹,那就是令世界瞩目的“一亿总中产”,全国范围内除了吸毒酗酒成瘾的个别人之外,普通大众基本上都达到了中产阶级的水平。

中国人,一向对洋教就没有半点的虔诚,包括对本土宗教也是如此,天旱的事情,老百姓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把庙里的龙王爷搬到太阳下暴晒,让它也尝尝不下雨的滋味。

孔夫子他老人家对鬼神的态度就是存而不论,连他都不信,就更别指望中国人能有真正的信仰了。说到底,中国文化是最世俗的一种文化,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的包容姓也最强大。释道儒三教可以合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帝爷,它在三教都是圣人。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政斧屠杀了两千年的犹太人,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特征,不论是白皮肤还是黄皮肤以及埃塞俄比亚的黑皮肤犹太人,他们都坚强的维持着本民族的文化和习俗,而唯独在中国的开封,连犹太教徒都被同化了,大部分融入了汉民族的汪洋大海,少部分则成了汉化程度极深的回民。

包容姓极大这个优势,使得中国文化本来应该是最容易和现代文明融合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亚洲,只有儒家文化圈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发达国家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很好的保留下来了传统文化。亚洲的其他地方,不论是佛教盛行的尼泊尔、泰国,还是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以及凭借地下的石油资源富的流油的伊斯兰教文化圈子里,竟然没有产生一个真正的发达国家,哪怕是最富裕的科威特、沙特政治体系都还处于中世界的蒙昧阶段。

这些正反两面的例子,不恰好印证了儒家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吗?

但是后世的中国,因为种种匪夷所思的原因,却将自己封闭在世界主流文化之外,同时又斩断了传统文化,搞的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根在哪里,除了权力和金钱之外什么都不信了,道德的沦丧也就不足为奇。更可怕的是,偌大的中国竟然没有一家拥有世界级品牌和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拣点洋人的残羹剩饭,十三亿人民成了世界农民工,却沾沾自喜的认为已经大国崛起了!

治理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远远比打败小曰本的难度高的多!柴东亮原先控制的江淮之地,土地面积就和曰本差不多了,人口也和曰本基本相当。中国只要有三个省以上的发达地区,综合国力就不会低于曰本,有五个省的发达地区,国力就可以直逼英法。

但是,中国单单内地就有十八个省啊!加上边境地区的疆省、察哈尔、绥远、热河、西康、东西蒙古、青海、藏省、阿尔泰等省和特别行政区,整个中国包括了三十五个省和藏省、东西蒙古、海南、京畿五个特别行政区。

全国加起来就是四十个省级单位,既有繁华堪比纽约的上海,更有比非洲还贫穷的川西大凉山。

国土辽阔自然有优势,但是各地也很容易发展的很不均衡,这样的一个国家压在柴东亮的肩头,不由得他感到肩膀头永远都是沉甸甸的。

“吴锦堂和虞恰卿来了吗?”柴东亮突然想起一件事儿,冲着外面问道。

柴东亮的父亲是国营大厂的高级工程师,这个厂是前苏联援助建设的一百五十七家大企业之一,神六、神七等飞船的某些部件就是这个厂造的,所以柴东亮对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比较了解,曰本生产的弹簧十万次压缩质量不受影响,中国产的五千次就完蛋。国内最大的三家轴承企业哈尔滨洛阳瓦房店生产的耐磨轴承更是只相当于前苏联七十年代水平,大约和德国五十年代的水平相当。

柴东亮小时候曾经天真的认为,如果一旦有外敌入侵,解放军就会从山沟里拿出早已隐藏的秘密武器,将入侵之敌全部、彻底、干净的消灭。

等到长大之后,发现中国连耐用的高质量弹簧和轴承都不能自行生产,这才悲哀的承认,所谓的秘密武器真的不可能有!

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的钢产量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但是基本上都是建筑用的粗钢,在表面电磁刚、特种合金钢方面,曰本住友商社则执世界牛耳,其附加值是中国产品的数十倍。尤其是住友钢铁的深井无缝钢管,被称为钢管中的劳斯莱斯,价格是同类型其他国家产品的十五倍,即使如此依然是供不应求,垄断了全世界深井无缝钢管的八成以上市场。

可以不夸张的说,一旦住友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口,中国各个油田用不了多久就将全面停产,损失将是极为惊人的!

卫队长索盘用粗憨的声音道:“报告大总统,已经打过电话了,他们很快就会来了!”

柴东亮点点头:“等他们到了之后,立刻让他们到我的办公室来!”

吴锦堂现在担任“战时物资管理委员会”的委员长,全面负责欧战期间对外贸易,虞恰卿本身就是东正教徒,而且是上海东正教区的教长,还起了个教名帕帕罗维奇。不过这厮也只是为了对俄国贸易的方便而已,俄国老毛子见他戴着十字架而且还是东正教徒,自然有好感,但是如果知道这老家伙光小老婆就好几房,会不会当时就晕过去?

西洋各国哪里有讨姨太太的基督徒?

不过柴东亮对这一点倒是没有不好的看法,自己的老婆吴美琪、莫小怜还是天主教的教徒呢,教会中学的毕业生,不也俩人兴高采烈的嫁了过来?结婚大典的时候,学校的洋人嬷嬷死活都不肯参加婚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