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世纪帝国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钢铁对钢铁(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钢铁对钢铁(一)(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南方集团,由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亲统八艘日本战列舰,组成第一战队:一号舰萨摩,二号舰安芸,三号舰三笠,四号舰朝日,五号舰敷岛,六号舰初濑,七号舰富士,八号舰八岛。

战队司令旗和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东乡平八郎司令长官的将旗高高飘扬在萨摩号的主桅顶部。

萨摩级战舰是日本第一艘国产战列舰,也是融汇了英德美造舰技术,并对华军近几年服役的新舰进行考察,综合欧美造舰的一些可行思路而建造的新型战舰,体现了很多新特点。两艘同级舰在美国圣迭戈船厂和建造,日本造舰专家和技师全程参与,并聘请了意大利和法国专家。

建成后,由日本接舰船组驾驶,经过短暂的海试之后,横越太平洋,抵达日本濑户内海柱岛锚地。

一切,都只能依照个人的主动精神和判断进行攻击。说句难听的,一不发射的鱼雷干沉友艇,也是很有可能的。

日俄军先遣部队经过,两个小时后,大队的钢铁战舰显出了身形。

日俄联合舰队的整个主力舰列分成左右两个集团,间隔达到十二海里。

这是马卡洛夫和东乡平八郎的参谋班组联合制定的战术,不过,也有谣传,说沙皇及其幕僚,对本次海战的阵形配置进行了遥控干预。

俄日方面采取的阵形参考了特拉法尔加角海战时的纳尔逊。

“当华军鲨四十二号潜艇发出电报之时,艇长薛海龙似乎顾不上去思考的行为代表。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他不经意的战位选择,也可以说是天意,让这位艇长和他那艘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简陋到极点的座艇永远留在了世界海战史非常醒目的位置上。”(中国,许波,《华兴海战史》)

“这一场大海战,不但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战况最为激烈,战果也最为显著和具备决定性的海战之一,也开启了二十世纪人类海权总决战的序幕。自此之后,一个新生的帝国在世界海权版图上获取了的一片专属领地,而传统的大洋霸主开始受到了挑战。”(英国,丘吉尔,《日不落之夕》)

“……在这一场惊天动地的海战之中,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背后,还有无数默默无闻,却一样坚韧顽强的海军战士。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们奋战到底的精神,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最宝贵的遗产之一,世世代代激励着各自国家的后辈军人们。”(美,尼米兹,《二十世纪海战史》)

“当时我只有一个感觉:拜对菩萨了。”(中,薛海龙,《潜艇?潜艇》)

--------------

在那一场惊天动地,并且改变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历史的海战之中,纳尔逊创造性地把舰队分成两队,利用机动性先敌展开,左右夹击法军舰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考虑到华军拥有一些高速战舰,侦查上也有优势,日俄军的主力采取了左右展开的态势,力争以马卡洛夫指挥下的俄主力编队牵制华军主力,正面接舷,东乡平八郎的八艘较为新式的战列舰自侧翼包抄华军,以优势火力击溃华军一部,进而重创或全歼敌军。

北面的俄马卡洛夫集团,由两个并行的舰列组成。

第一舰列,为三艘库图佐夫公爵级战列舰:库图佐夫公爵号,巴格拉季昂号,鲁缅采夫号,以及三艘波罗季诺级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波罗季诺号,鹰号组成的第一战队,由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坐镇库图佐夫公爵号,亲自统帅。

第二舰列,是三艘佩列斯维特级战列舰—佩列斯维特号,奥斯利比亚号和胜利号,后面还跟着法国建造的太子号和美国建造的列特维赞号组成的第二战队,由维特盖夫特海军中将指挥。

在俄军舰列侧翼提供掩护的,是四艘防护巡洋舰—斯维特拉那号,金刚石号,包亚林号,诺维克号组成的防巡第二战队,以及四俄国艘驱逐舰组成的第二驱逐战队。

另一边的薛海龙远远地看着这艘特务艇突然疯了一般对海面开火,以为某艘潜艇被,也是吓得不轻。

可他很快就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日本舰队的其他船只好像没事人一样,该走还走。即使是那艘特务艇,打了几炮,随便转了几下,也继续向前走了。

薛海龙不的是,这些特务艇上的乘员早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在这之前已经多次随便开火了。

由于连日来高度紧张的作业,而这一次的决战更把人们的神经推向了极度的紧绷。再加上日本海军方面改造的这些特务艇,乘员都是临时抽调,很多人其实都是各舰挑剩下的人员,或者是其他舰摔下来的包袱,此刻的神经简直绷得要爆炸一般。自从这一次航程开始,这些特务艇在海上看到任何可以迹象,都是劈头盖脸几炮砸,一开始还弄得舰队紧张兮兮,但次数太多,最后也都麻木了。

薛海龙被任命在鲨41艇,鲨42艇,鲨43艇和鲨44艇组成的小队指挥官。但除了他小队的四艘艇他有把握已经抵达伏击区域之外,其他小队的动向他完全一抹黑。甚至本小队各艇的位置他也都不清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