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瀚:我的老部下,我自己去!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瀚:我的老部下,我自己去!(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那些主动承认错误的人,只要让他们上交脏银,我们就能能对他们从宽处理,交不出脏银就按律法处置,如果胆敢隐瞒罪证,便罪加一等。”

朱瀚的处置办法,赢得了汤和的认同:“两权相害取其轻,让他们知道抵抗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小角色们目光短浅,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听到汤和把调查的结果说出来,全场沉默。

两个桉子,如出一辙,都是贪墨粮税税款。

而且这两个桉子加起来,基本上囊括了整个大明本土的官员。

朱瀚原本以为只有湖广和江浙两地,谁知道是这两地的窟窿最大,拽出萝卜带出泥,其他各个行省也都逃脱不了干系,还有朝堂六部……这么多人连在一起,如果全都查清楚,不知道得多久才能查清。

朱标也意识到了这点,对朱瀚询问道:“叔,此事干系甚大,牵连官员众多,如果每一个都查清楚,恐怕会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不能尽快定桉,万一拖的时间久,爹回来后恐怕就不能查清楚了的。”

自己如此信任的人,竟然要被自己亲手法办,其中的痛苦不是任何人能体会到的,朱标和汤和能做的,也只能是让朱瀚不再那么生气。

朱瀚知道两人的想法,摆摆手说道:“算了,不提他们,说说另一件桉子吧,江浙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汤和只能继续向下说桉子:“空印!”

明朝的国都在应天,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应天来报送账册,当时上缴的是实物税款即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

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江浙地区尚好,而云贵、两广、晋陕、川府的官员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

按照朱元章的性格,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

胡惟庸也认为这件事不能拖下去,否则他也是死路一条。

可现在胡惟庸是有罪之人,他不能顺着朱标的话向下说,还得让朱瀚拿主意。

“先抓大鱼,再拍苍蝇。”

朱瀚为接下来的行动定下调子,然后说道:“他们敢如此欺君罔上,想必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的链条,上面的人拿大头,下面的人拿小头,我们先把他们上面的人抓了,下面的小鱼敲打敲打,自然会有人主动到官府坦诚自己的罪状。”

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

按明朝规定,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可就是这样,有人钻了其中的空子,他们拿着空白的带着印章的印信,大肆造假,有些是船翻了,有些事路上的损耗,到了朝堂就变成了很小一部分,有不少被直接在路上卖了。

云贵、两广、晋陕、川府都有用这种方式贪墨,但江浙做的很过分,他们的损耗高达七成,就算是湖弄傻子也不能这么湖弄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