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 第 116 章

第 116 章(第3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刘钦龙听到刘宇震惊的提问,当即有了一种’你也是我辈儿郎’的心情,拍了拍刘宇的肩膀,笑呵呵道:“46秒88,苏屿第一次测试的成绩就是46秒88。”

刘宇的嘴巴张了又闭上,张张合合了半晌,然后看着刘钦龙那模样,最后笑道:“恭喜刘教练,男子400米短跑喜获一员猛将啊!”

刘钦龙那个嘴角翘得就仿佛下不来了一样。

没办法,他开心啊!

场上,苏屿仍旧还在为这个短间歇训练进行最后的冲刺,而在苏屿冲刺的过程中,训练场旁,是刘钦龙在对刘宇解释苏屿正在进行的短间歇训练和金字塔训练模式以及报时器训练之间的一系列关联。

虽然裴永胜交代了刘宇,希望在新赛季开赛之前不要让苏屿兼项400米的事情外流,但是并没有说不让刘宇采访记录的意思,于是刘宇还是把刘钦龙、苏屿和裴定山给挨个儿采访了一遍。

这几个人里,苏屿是最不擅长应付采访的,裴定山则是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有一说一,不太容易有什么采访效果。

等给他们挨个儿采访了一轮之后,刘宇深深地觉得,还是他本家的刘教练是个比较好的采访对象。

倒也不是说刘钦龙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话多什么的,而是刘钦龙他真情实感啊,而且就算这段时间苏屿冬训也在进行400米的训练了,可对于刘钦龙来说,这一切感觉还是美好得有些不太真实。

而到了最后的阶段,裴定山对他表示,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全力的最后冲刺。

所以,那就是在已经完成连续6个半200米之后的最后冲刺——即便是恢复能力极强后程爆发力也很出众的苏屿,在第一次尝试金字塔模式训练时,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也基本提不起任何冲刺的力气了。

但这个短间歇训练,它的精华之所在实际上也就是最后阶段的这个部分冲刺,它能够让运动员体会到在400米比赛中最大负荷阶段的那种身体疲惫感,在这种疲惫感和高负荷下的冲刺,对进一步提升选手的400米后程能力将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与此同时,之所以将这个训练模式称为金字塔训练模式,是因为随着选手的训练时间和对训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了,对于选手单程的200米时间要求也会逐步缩短。

例如苏屿一开始接受训练时,裴定山对他的要求是单程200米30秒,全程10次为一个完整组,每次单程中的间歇休息时间是2分钟整,随着苏屿对训练的逐渐适应,裴定山对他的要求也逐步从单程30秒变为29秒、28秒,然后是现在的27秒。

就400米这个项目吧,它的难处刘钦龙每每跟队里卖惨的时候都要翻来覆去地说,刘钦龙感觉自己执教多年就没有过什么太美好的时候,直到最近。

于是基于这样的感怀,刘钦龙给刘宇把自己从上个赛季冬训发现苏屿开始,到之后暗中关注苏屿的心态和这个赛季冬训前的400米测试,都挨个儿给刘宇讲了一遍。

刘宇虽然是田径口儿的记者,但他也是记者啊!

是记者就爱听这些充满信息量的故事!

于是刘宇一路往下听,但在听到苏屿第一次400米测试的成绩时,这位刘大记者也惊呆了:“多少?苏屿他400米测试的时候跑了多少秒?!”

同在冬训的周宇昂由于也需要提升自身的节奏把控能力以及后程能力,因此也同样被裴定山安排了同款金字塔模式的短间歇训练。

一开始时,周宇昂听说单程200米30秒跑完就行,当即狂拍胸脯表示自己跑20个来回都没问题——直到他亲自上阵体验过了这个短间歇训练的强度和酸爽,于是到了最近这段时间,每每看到训练表上安排了短间歇训练他就一脸的悲戚。

不过作为一个正经主攻200米的选手,裴定山倒是也没有给周宇昂安排了太多的金字塔模式训练,更多还是与上个冬训周期一样,通过分段报时器进一步强调对分段速度的掌握。

***

训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