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697章 药典(上)

第697章 药典(上)(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覆碗即愈,也不是说笑的,真正对症的药剂下肚,两三副必然会见效。

这么玩,真是医家来了也没招儿。

科学对中医的绝杀手段,不是以西医的理论去厘定中医。

稍微接触一下辨药,对一般中医师而言也就够用了。

我们的传承之法,如今也没办法贯彻辨药一节。

许多时候,你在意,药就是对的,你不在意的时候,药才是错的。

医者不能成名成家,书本典籍上的知识就用不完,没必要再去专注于辨药。

理论无非是说法不同而已,真正将中医医理代入西医理论之中,共同之处还是有很多的。

对中医而言,真正的杀招是医药分离。

医不识药,立方开药的根基就是虚浮的……”

虽说不能要求每个中医师都是药学家,但头部的中医师必须是药学家,没了这個底蕴,中医就谈不上传承了。

医家也是一样,李胜利听过一则逸闻。

遇不上好药工,立方开药全凭书本上的理论,一旦药材不对,那就是空有一身中医理论的庸医喽。

以后的传承之中,只怕这辨药一节,也只会停留在书本之上。

头部有药学家,中间有精熟药性的药工或是药师,那中医师的路,就好走多了。

但是,真正的跟师学徒,还是不能免除辨药这一关的。

提药工为药师,将药学单独拿出来,应该是可以简化传承的。

许多人,学医一生,可能辨药就在药柜前的一亩三分地。

医药分离,也是将来中医学生的无奈之处,毕竟,不可能人人都能成医家、大医家的。

都将医药分离,这么走下去,中医的大传承可是要变形的。

这也就是青蒿鳖甲汤,要是麻杏石甘汤缺了石膏,那可真是要命的。

药材的炮制,涉及到了药性。

炮制的一地一法,许多时候并不是因地制宜,而是保密所需,没这些秘技,中医的饭碗可就不好端了。

按照所学理论,治一个坏一个,能找出药的毛病,那就算是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